接下她送的鱼,郑奶奶从墙角的坛子里掏出半只兔子,非要给她塞篮子里当回礼。
“昭昭,这兔子给你留了好几天了。是你郑爷爷和人上山套的,我们吃了一半,这半怕留不住,搓盐腌了。
放心,能放住。回去你挂厨房里再风干几天,想吃的时候先煮一遍,炒着吃,炖着吃都行。”
韩昭昭说什么也不拿,郑老爷子腿脚不好,弄点野味不容易,她咋能要呢?
“郑奶奶,您留着吃吧,我们家不爱吃兔肉。”
干瘦的郑奶奶也不知哪来那么大劲,拉扯了半天,牢牢按住她的手不让动。
“你个小丫头,还骗奶奶呢!哪有人不爱吃肉的?
一定得拿回去,这是我们给的回礼,不然你就把鱼拿走。
你不收我们家的东西,我们这么大年纪的人了,哪好意思腆着老脸接你们家的东西。
大家日子都难,我们哪能晴等着你们祖孙接济?”
唉,这是个认死理的老人!看老太太急得嘴唇都哆嗦了,韩昭昭只好收了这半只兔子。
“郑奶奶,您家粮食够吃吗?不够吃就跟我说,我们家有个后园子,每年都能种些瓜菜,别的不敢说,匀您些南瓜土豆混着吃,咋的也不能饿肚子。”
韩昭昭有心想添补老人,却不敢给他们粮食。不是舍不得,而是没法讲清粮食的来路。有家里的菜园子遮掩,变通一下送些土豆地瓜南瓜啥的,总比眼睁睁看着他们饿肚子强。
郑奶奶连连摆手,“不用不用,家里就我们老两口,能吃多少?
供应够吃了,要不是你郑爷爷经常照顾外地的战友,我们都吃不了!
你正在长个子,有好的让你奶做给你吃,别挂念我们。”
拒绝了郑奶奶留饭,韩昭昭走出了郑家大杂院。
回到家不一会儿,白科长来了。给韩昭昭送来十尺布票两斤棉花票,另外还有一张布鞋票。
“白大爷,您咋这么着急?我有衣服穿,我们家现在还不缺布票,我就是嘴快,随便说说的。”
韩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