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你这玩意怎么浮起来?”
林枭不理解,但凡是船,一定和浮力有关系。
所以造型尽量会横向延展,而不会搞成流线型。
t1的构型,一看就是重点考虑了空气动力学。
陈晨:“浮是能浮的,只不过我们浮的不是水,是气。”
“你说人话。”
“其实您知道,我们晨盾在造船这块是新手。”
“所以我们就一直在研究,有没有把我们擅长的无人机和造船结合起来。”
“您猜怎么着?”
“还真有。”
“t1能利用高速时飞行式下方产生的高压区域形成升力,从而可以实现贴水面飞行。”
“和气点船看起来差不多,只不过t1的速度更快。”
林枭听完都傻眼了:“差不多?差远了好吗?”
不愧是晨盾。
造船,也是无人机的模样。
晨盾作为首屈一指的军用级无人机制造商,生产的无人机无非三个特点。
快、大、自杀。
快来自于他们出色的空气动力学技术积累。
大则来自于物流装备的基因。
而自杀,则是极高性价比的代表。
万万没想到,陈晨搞造船,也把这三个基因揉进去了。
林枭完全能明白。
所谓的气垫船,实际上就是地效飞行器。
通过空气动力学形成在水面快速飞行的局面。
某种意义上,这个项目和之前晨盾的所有无人机项目都有异曲同工之妙。
没有水面的摩擦力,航行速度是一般船只碰不了瓷的,这是快
由于水面高压区的存在,能够托起较重的载重量,这是大。
至于自杀,那是陈晨的看家本领,只要造价够低,所以装备都能自杀。
不过……
地效飞行器也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之所以不被推广,皮裤套棉裤必定有缘故。
“小陈,你要说你做了个贴水面飞行的无人机,我就懂了。”林枭并不买账。“但又没有一种可能,地效飞行器这个模式有致命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