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时,庞北正跟徐林在探讨亩产预估的问题。
“亩产玉米的话,应该是能达到亩产385公斤左右的水平,但我们要是报的话,就做到亩产360斤,这样比较稳妥。小麦的话,亩产就很难受了,小麦的亩产,大概在60斤左右。地瓜的话,可以报到400斤左右的亩产。还有大豆什么的,算在一起,基本上维持在,240斤左右亩产的水平,咱们友谊农场一共不到四百公顷的地,均产在1800多公斤左右的水平。激流河那边大概有八百多公顷的土地,他们的亩产稍微差点,能达到1600公斤每公顷的水平。”
庞北听后接着拿着笔刷刷点点地写着,然后他猛地一抬头:“那咱们今年收成,能达到720吨?你没看玩笑?”
徐林很认真地说道:“如果努努力,740吨也不是不可能的!毕竟,友谊农场是按照精耕的水平做的,我们没有化肥,所以养肥熟化方面我们做了不少改进,但知青农场那边,我们不敢过多干涉,也采取保守方案,但他们土壤天然优质,比我们的强,但我们是窄垄耕作,他们还是原来的那套,他们的庄稼长势比我们好,但我们亩产还是要多。”
“他们的产能也比我们多得多,几乎可以保证1250吨以上的产量是绝对没有问题的。上交之后,我们应该是留下四成作为保留,所以大概能留下五百多吨粮食,这样我们自己手里面就有1200吨粮食可以支配,其中按照规定,咱们要入库200吨粮食作为紧急储备粮。余下的分发下去,估计是足够了。”
庞北已经快压不住嘴角了,他起身说道:“咱们产能这么大?”
“因为咱们挨着激流河的缘故,并没有耽误到种植,这么肥沃的黑土地,种这些粮食出来其实已经是很难看的成绩了。”
“我的徐林同志啊!你知道三兵团一年产量就600多吨而已嘛?”
“我的天,你是神仙嘛?在这大山沟子里,你给我做到了亩产240斤?”
当然,这个亩产240,对后世来说,简直难看到了极点。
甚至来说,亩产240斤,这都难养活一家人。
可问题是,农场不是亩产人均量啊!
十五亩一垧地,平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