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伤,却快不得,要慢下来才行。”
赵桓沉声道:“覆灭西夏的问题,暂时等一等。至少等今年过去了,再来考虑是否出兵的事情。”
宗泽拱手道:“官家圣明!”
李纲仔细的思索,也认可赵桓的判断。
治理很难。
一旦变成了治理,意味着金国的土地是自己人,这些人成了自己的百姓,就不能再随意处置,要处理好双方的关系。
李纲正色道:“官家的提议,臣也是同意的,现如今,主要精力就在治理上。如今大批官员北上去了,朝廷冗官压力极大的减小了。”
提到这里,李纲话锋一转,问道:“官家,科举选拔上,今年是否扩大招募的规模呢?”
“不扩大!”
赵桓毫不犹豫给了答复。
大宋为什么有了冗官的问题,就是因为车神得国不正,欺负孤儿寡母,不得不让利给文官,大批大批的招录士人。
一代代下来,积累了太多太多的文官。
经由陈东去巡视地方,一州一州的处理,使得大批尸位素餐的官员被处置,大批贪官污吏被处置,肃清了大批的冗官。
如今,又因为开疆拓土,使得大批官员北上,减少了内部冗官的压力。
再加上赵桓登基后,开科取士的事情近乎于停滞,清理了官员的存量,又没有新的官员补充,才有了这一年压力小了太多太多。
赵桓眼神锐利,强硬道:“科举选拔,重在为国抡才,而不是什么阿猫阿狗都选拔上来。”
“科举选拔,也不是搞什么均平富,只要读了书就行。”
“选上来的人,一定要是人才。”
“这些选上来的人,将来都是要做官的,都是要代天牧民的。他们的一举一动,不仅代表着朕,也关系着百姓生死。”
“恰是如此,宁缺毋滥。”
赵桓直接给科举定了调子,沉声道:“人才要选拔,上升渠道要打通,却也不能滥觞,明白吗?”
李纲正色道:“官家教诲,臣谨记于心。”
话锋一转,李纲说道:“科举选拔的规模不扩大,却也要推进。这一事情,臣亲自来安排,先拟定一个章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