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勒苏姆并未止步于此。她亲自走访街市,观察牧民的皮革摊位与商贩的陶罐生意,发现恰赫恰兰的特产虽粗糙,却有潜力。她召集商贩代表,宣布减免半年集市税,鼓励外地商队前来交易,并命杜尼娅绘制商路告示,张贴于城门与集市,承诺为商队提供护卫。此举让商贩们喜出望外,街头吆喝声多了几分底气,破败的集市隐隐透出复苏的迹象。
为拢住民心,古勒苏姆还特意默许祆教的各种传统民俗重新见光,允许百姓自发地在明尊祭坛旧址祈福,同时命哈勒麦在清真寺组织每日祷告,只是禁止专职的祆教祭司出现。巧妙地平衡着祆教与天方教的民情。哈勒麦虽不情愿,但迫于她的威严,只得照办。古勒苏姆深知,恰赫恰兰的民心如干涸的河床,需细水长流地滋养,而非强硬地压服。
与此同时,城郊的工程在罗克曼的指挥下如火如荼地展开。恰赫恰兰沙阿军——这支由原潘菲利亚埃米尔卫队改编的精锐部队,身披锁子甲,胯下战马步伐铿锵,盔甲在烈日下闪耀如银。他们不仅是护卫,更化身劳力,与征召的牧民一起挥汗如雨,重塑这座城的命脉。
清晨,薄雾尚未散尽,城西的河道工地上已是人声鼎沸。河床干涸多年,淤泥凝结成硬块,夹杂着碎石与枯黄的荆棘,散发着泥土的腥气。罗克曼站在一处土坡上,身披轻便的锁子甲,头盔搁在一旁,露出被烈日晒得黝黑的脸庞与花白的胡须。他的目光如鹰隼般锐利,扫视着忙碌的工地,手中紧握一柄短杖,节奏分明地挥动,指挥着劳动的节奏。汗水顺着他的额角滑落,滴在龟裂的土地上,蒸腾出一缕白气,但他站得笔直,宛如一尊铁铸的雕像。
恰赫恰兰沙阿军的士兵们分散在河道两侧,赤着上身,肌肉在阳光下泛着油亮的汗光。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