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走得很快,谈笑间说起昨夜种种风流趣事,而姜楠总是要小跑才能跟上他们。
同样也需要小跑的还有一位看着比姜楠小许多的少年,他抱着有他一半身高这么长的刀。不过是跑了几步,脸颊两侧浮出了两团绯红。
“诶,你几岁呀?这么小当差?”姜楠向身旁的小男孩问起。
小男孩则是冷漠地掀起眼皮瞧了姜楠一眼,随后便继续抱着刀疾步而行。
“嘿?”
宛如是进入某种游戏,姜楠就像是在走剧情一般。
她此刻丝毫不觉得害怕,不害怕自己接下去会遇到什么,而是随遇而安的极其期待能触发怎么样的剧情。
她随着他们而行时,甚至还抽空看看这个古色古香的街道。
今日天气正好,街道上繁华热闹。
过了一座棕红色的木桥,桥下一执着长篙的渔夫唱着歌谣,他还将一兜的鱼递给岸边杨柳下的浣纱女。
姜楠瞧着这一番小桥流水人家,感叹古人惬意,不懂上班的苦。
她视线缓缓落到了桥下石墩上的刻字,她皱了皱眉头,困难辨认,“什么,什么字?”
“兴禹桥。”抱着刀的小男孩回答着,“你是文盲?”
“我不是文盲,只不过是不认识你们这儿的字而已。”
小男孩点了点头,“那你便是他国之人了?”
姜楠抓取其中的关键词问起:“他国?你们这儿有多少个国家?”
“六个国家,且每个国家的字都不一样。”小男孩回答。
她再问:“那你们这儿又是什么国家?”
“我们这儿?”小男孩似乎听到了什么好笑的事,少年老成的他,嗤笑道:“我们脚下的土地,是吴国国土,而我们所在的地方,乃是吴国的京都,盛京是也。”
吴国,盛京。
安定九年。
六月二十二,夏至。
这一日,是姜楠初到这个世界的第一天。
她被这些人带到了一处地方,这儿专门押解一些身份不明的流民,房间矮小破败,四处通风。
蹲在小屋里的还有各式各样的人,姜楠随遇而安地在抱着孩子的妇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