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楠双手环胸靠在一旁。
“小弋。”
“嗯,姐姐。”
“魏国,或许会不可信,你应该知晓。”姜楠说的,是白日里,魏国可能加害商归的那件事。
谢弋抿唇不语。
“我倒不是说,希望你做一些于国不利的事情。而是希望,若真的魏、楚发生了不可避免的战争,你身为魏国人,能不能保护益正堂里的芍药和辛夷这俩楚国人?”
“能!她们是无辜百姓,魏国不会伤害她们的。”说着,谢弋低下了头,“我大概明白了,他们为什么要杀义王哥哥。因为他是义王哥哥,只有他死在了楚国,战争才能有理由。”
说到这儿,谢弋眼眶里落下了泪水,“可是义王哥哥又何其无辜啊。”
“所以我带他走这件事,你不要告诉别人好不好。”
姜楠是想说,不要告诉魏国。
谢弋明白,她哽咽着点了点头,第一次选择背弃自己的国家,保护自己朋友,“好!”
……
楚国弘道四十三年,五月十日,清晨的城门口。
这几日的楚国东锦接二连三的发生了大事。
金吾卫人手不足,四处搜寻着什么。
尤其是城门口,因戒严,进城与入城的关隘两边都排满了长长的队伍。
姜楠蒙着面纱,发髻上干干净净,仅仅只是别着一枚商归送她的银簪,连耳环都没佩戴。
她手上提着简单的细软,靠在一旁。
城门口有一家简单的茶铺,老板娘是位个子很高的妇人。
她几次见姜楠靠在青灰色的城墙下,得空了便会端着茶水上前询问:“姑娘是在等人么?要不要喝一杯茶?或者坐在我那儿休息一会儿?”
姜楠摇了摇头。
若是在以往她早就屁颠屁颠的笑着,毫无戒备的坐在那儿,一边喝茶一边和人聊天,还会放下银钱。
可如今在东锦城待着不到一个月,她已然开始不再相信陌生人了。
这种看似温柔的示好,很有可能背后藏着一把刀。
她独自一个女子站在城门口一直等着。老板娘或许正是见她如此,才端水而来。
她手里的茶水或许会被下了蒙汗药,在姜楠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