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这样高效的运输方式,仅靠战士们的铁脚板,即便他们有着钢铁般的意志,恐怕也得累得吐血。想象一下,步兵们徒步行军,却要伴随每小时能行进50多公里的坦克狂奔,那将是一幅多么艰难的画面。
战士们需要付出难以想象的体力,在漫长的行军途中,很可能因过度疲劳而影响战斗状态。但此刻,借助先进的运输工具,他们能够以饱满的精神和充沛的体力迎接即将到来的战斗。
此时,攻击出发阵地上一片寂静,只有偶尔传来的几声口令声。但在这平静的表象下,却隐藏着一股即将爆发的强大力量。所有的士兵都在等待着那一刻的到来,等待着陈司令下达进攻的命令,他们将以排山倒海之势冲向苏军残余兵力。
其实,按照一般大规模战争的打法,首先出动的应该是炮兵部队。在火炮射程覆盖的范围内,会先展开为期数天的大规模炮击行动。密集的炮弹如雨点般砸向敌方阵地,旨在摧毁敌方精心构筑的防御工事,最大限度地消灭其有生力量。
待敌方防线被炮火撕开一道道口子,陷入一片混乱与废墟之后,才会轮到坦克部队在飞机的紧密掩护下,发动雷霆突击,步兵则紧跟其后冲锋陷阵,巩固战果并扩大占领区域。
然而,陈司令此次采用的作战方式却截然不同。在天黑之前,航空兵已经对苏军展开了一轮大规模的轰炸,给苏军造成了不小的打击。
但陈司令心里清楚,苏军绝非等闲之辈,经过这段时间,他们很可能已经针对轰炸后的情况,迅速做出了一些防备措施的调整,重新布置了防线,试图稳住阵脚。
当陈司令听闻前一轮轰炸效果颇为不错时,一个大胆而新颖的作战计划在他脑海中迅速成型。他果断决定,让航空兵在地面部队进入攻击阵地后趁着夜色的掩护,再对苏军阵地进行一轮轰炸。
这不仅是为了进一步削弱苏军的实力,更是为接下来的地面突击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而且,陈司令心里明白,己方的航空兵部队中,有不少飞行员都是初上战场的 “菜鸟”,他们急需通过实战来积累经验、快速成长。此次夜间轰炸任务,对他们而言,既是挑战,也是难得的练兵机遇。
在航空兵轰炸开始以后地面突击的装甲集群就向苏军阵地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