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3/4)页
  1931年,何部长调任南昌行营主任,刘建群顺势也成为了南昌行营办公室主任。
    可以说,直到这时,刘建群还只是何部长的下属。
    大气一点说,两人是忘年交。
    刻薄一点,他们两人就是古时候的主仆、亦或者是主官和师爷。
    伴随着何部长的升迁,刘建群的阶级和地位,实权和身份,也会逐步提升。
    暂时还没有发迹。
    直到1932年,也不知道是谁,在光头委座那里,提及到了刘建群的才华,光头委座才一纸调令,将刘建群这个何部长的亲信下属,调进了金陵。
    还得到了光头委座的亲自接见。
    刘建群会说啊。
    他的口舌极为凌厉,又极其能忽悠,三两次下来,居然就赢得了光头委座的信任。
    此后不就,复兴社名义上的主任委员,实际上的精神领袖贺衷寒被外放为“鄂豫皖三省剿匪总司令部”,任政训处处长一职。
    刘建群抓住了这个机会,又是对着光头委座一通忽悠,居然就让他成功的接替了贺衷寒在复兴社当中的位置。
    从何部长手下的一个高级幕僚,继任成为了军委会总政训处处长。
    同时负责“军委会政训班“的筹备工作。
    至此,刘建群实际上,在光头委座的支持下,刚一加入复兴社,就已经确立了自己的身份和地位。
    没错,此时的刘建群,他只是刚刚加入复兴社而已。
    而这时的戴玉农,已经在1932年4月1日,背靠复兴社,筹建创立了特务处。
    成功地从复兴社这个松散组织中,走了出来,创建了独属于自己的部门。
    很明显,戴玉农要比刘建群强上一筹。
    快了一步。
    刘建群在接任了贺衷寒的位置后,他也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建“军委会政训班”事宜。
    他是怎么做的呢?
    他开始借助自身职权,在社会上,大肆招收大学生和同等毕业学历的闲散青年,总计约五百人,进行为期半年的紧急培训。
    半年后,这五百人提前毕业,全部加入了国府,并经由刘建群审核批准,一起加入了复兴社。
    他还找到光头委座,给这五百学子,分发了黄埔
第(3/4)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嘿嘿,他们讨厌我诶!娱乐:从跑男开始成为世界顶流我为公子扶苏,打造大秦最强盛世勤勤恳恳半辈子,被绿后我转嫁豪门疯了!解毒而已,王爷竟以身相许逆流而上,我成为官道新贵!不让你当警察,你就把贼抓光了?权力巅峰之宦海浮沉官路凶险,背后势力怎么除我靠务农成功入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