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队不敢将自己的商号与名字写上,怕被凶徒记恨。
但又想沾一点光,便用了“陈某之”之名。
陌生人不知道他是谁,但熟悉之人,就知道立木碑之人是他,算是蹭一点虚荣。
罗布泊此时还是一个巨大的湖泊。
方圆千里,很多人、马、畜都以此地为水源。
附近沙漠出现一个如此血腥的“大”字,自然引得众人围观。
开始还有些不信。
觉得两位大宗师,全歼五百沙盗未免太过夸张。
后来多方证实,才无人质疑。
一来,商队沿途自然要大力宣扬,以此炫耀自己有大宗师庇护。
二来,逃走的几十沙盗,也将风声传了出来。
他们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在沙盗的圈子里,到处吹嘘说自己从两位大宗师手下逃了出来。
虽然有人为了吹嘘,故意夸大,但几十个沙盗说得都差不多。
大家综合一对比,可以确定是有两位大宗师路过。
加上沙漠里的几百具尸体。
这些沙盗,有不少人还认识。
毕竟沙盗也不可能什么东西都靠抢。
在一些大的势力面前,也要靠交易,才能获取马匹、兵器,以及各种生活必需品。
众人被大宗师的战力惊吓之余,都在猜测大宗师路过此地的原因。
毕竟没人相信,大宗师是来赚钱的。
随着消息传来传去,终于有两个可能性得到大家的认可。
一种说法是,安朝,或者说中原王朝,听说自己的子民在罗布泊附近沙漠屡被沙盗劫杀。
说不定死的人就有权贵手下的人。
一怒之下,派大宗师前来剿杀沙盗。
毕竟很多敢走丝绸之路的车队,背后都有权贵的支持。
另一种说法,认为两位大宗师是自发前来的。
此时中原大地混战不断,大宗师不想卷入任何一方势力。
于是西出远离纷争之地。
本来不想理会沙盗,谁料沙盗得寸进尺,夺财还要杀人,才惹得大宗师怒而出手。
这一点,有逃跑的沙盗证实,信的人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