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1/3)页
    唐楚君探身出马车的模样,配上那句“我就是楚笙先生”……
    惊艳之至。
    熬了夜,未曾梳洗,略显疲态,连衣服都有褶皱。绝非她最美的样子,可偏生,她看起来比任何时候都夺目。
    时成逸惊愕,且不信。但他到底没好意思上去掀帘,看看里头还有没有旁人。
    他要脸。只是好像现在脸也没有多少了。
    时成轩惊愕,更不信。他冲过马车夫的防线,越过大嫂于素君,靠近马车将半掩的帘幔掀开。
    用力过猛,车帘脱落。
    马车里一览无余,连离得不远正瞧热闹的旁观者都看得清清楚楚。
    里面除了这两个女子,再没别人了。
    时成轩哭丧着脸,“原来,原来……楚君你自己就是楚笙先生啊?”
    他那声音不大不小,足够打探现场八卦第一手资料的小厮们发挥想象,去给各自的主子复命了。
    “我就是楚笙先生”,这句话迅速在京城发酵。
    最妙的是,在场有一个专业散播八卦二十年的女子,正是礼部尚书彭大人的妻子钟氏。
    她一向认真吃瓜,且严谨吃瓜,常利用手中资源还原瓜的真实原型。
    是以当日,她就将“我就是楚笙先生”这句话进行了展开:北宣部正在紧急做一册叫《北翼天子镇国门》的宣传书画稿,绘画的是雪舟夫人,配文的是楚笙先生。
    两人废寝忘食在北宣部忙了一宿,谁知被一个的丈夫及另一个的前夫误会了……可以说,钟氏基本完整还原了整件事情的始末。
    楚笙先生是时云起的母亲,这个话题瞬间席卷各大书院。
    天呐,可算找到时云起才华横溢的出处了。
    尽管传统文学的老学究们根本不承认楚笙先生的地位,各书院也不教新诗体,但这些都不影响楚笙先生如日中天,开创新诗体的文坛地位。
    很多学子背着夫子悄悄看新诗,就觉得新诗很上头。
    新诗看起来很简单,但要写好却不易。众多学子哪个没暗里模仿过?
    更重要的是,《翼京周报》常刊登楚笙先生的文章。这算官方力推的方向。
    新诗只是楚笙先生擅长的其中一种,更多的是人物小撰,百姓故事,以及踏遍北
第(1/3)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综影视:绑定了万人迷系统怎么办诸天皇帝聊天群非洲创业实录嫂嫂借我五百两,我当个锦衣卫重生八零,我一皮包公司竟成了科技巨头都市影视:首选江莱蝉动冰冻三尺,楚总,太太催你去离婚抗战之关山重重重生1991:开局迎娶绝美班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