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人员们纷纷围拢过来,眼睛紧紧盯着白板,不时发出阵阵赞叹。
“这设计太精妙了!就拿这猎豹形态的来说,它的线条流畅,车身低矮,高速行驶时肯定能像猎豹奔跑一样敏捷、稳定。” 一位专注于流体力学的研究员分析道,他的眼神专注而深邃,仿佛在与这虚拟的汽车设计对话,脑海中已经开始构思如何进一步优化其空气动力学性能,让它在速度上更胜一筹。
“还有这鲨鱼形态的,头部尖锐,车身呈流线型,破浪前行时阻力必然极小,要是应用在水上交通工具领域,说不定能掀起一场变革。” 另一位对船舶设计有所涉猎的科研人员补充道,他的眼睛放光,心中对异形汽车的潜在应用场景有了更多大胆的设想,似乎看到了它在江河湖海中畅行无阻的画面。
孙连城看着大家兴奋的模样,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他接着说道:“而且,异形汽车的功能远不止于此。它搭载了我们最先进的智能驾驶系统,除具备自动驾驶、自动避障这些常规功能外,还能依据不同路况和驾驶需求实时变形。” 说着,他切换了白板上的画面,展示出异形汽车变形的动态模拟图,车身部件灵活伸展、收缩,让人目不暇接。
“在拥堵的城市道路,它可以收缩车身,变得更加小巧灵活,轻松穿梭在车水马龙之间;遇到崎岖山路,底盘能自动伸展,抬高车身,增强通过性;倘若遭遇突发危险,还能像钢铁战甲一样,瞬间开启防护模式,保护车内乘客安全。” 孙连城详细地描述着,声音中充满了感染力,每一个字都如同在描绘一幅未来科技生活的美好画卷,让科研人员们沉浸其中,对异形汽车的强大功能有了更直观、深刻的认识。
此时,会议室里的讨论声愈发热烈,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各抒己见,探讨着异形汽车的可行性和潜在应用场景。
“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