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在次日。
新京报就报道了这篇稿子。
不仅是报纸,旧京报官方网站,小视频官方号,统一的播放。
内容很简单。
《误杀》到底符合不符合国家的审核标准?
正义到底能不能战胜邪恶,或者说,邪恶是不是要压在法律之上?
《误杀》的大结局,居然是杀人犯逃脱了法律的制裁,反而给警局蒙上了一层无能的隐喻。
要知道,《误杀》的大结局,那名男孩的尸体,是被埋在了警局的下面。
这不是隐喻警察无能是什么?
固然这部剧的背景是东南亚,但新京报明确的质问苏牧和相关部门。
这播放的平台,是不是华国?
这是不是在引诱某些犯罪分子,或者说教犯罪分子怎么躲避法律的制裁?
这种电影,上映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一系列的问题抛出来后,瞬间引起了大量网友的热议。
一些影迷自然回怼旧京报。
但一些自诩为法律至上,盲目跟从舆论的网友,就开始被节奏带偏。
《误杀》确实是影响到了华国的法律。
这种话题,很快就贯穿了整个互联网。
大量的热议话题,也引起了官媒的注意力。
但官媒始终都没有下场。
毕竟这次抨击的是现在的苏牧,而不是一年前的苏牧。
这其中的区别是很大的。
苏牧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而且都知道苏牧就是莽夫一个。
上次的《星你》事件才过去半年,现在又搞出一个《误杀》?
如果真的用舆论压制《误杀》下画,导致苏牧又来一次《星你》事件。
届时,让外媒怎么看待华国舆论?
甚至是现在正是联合制作的大环境,国家都在引进好莱坞大片的前提下,还要对国产电影造成更大的伤害?
这样的结果,谁来承担?
还有就是苏牧的报复,谁来承受?
现在的苏牧,有着一定的影响力,固然以苏牧的地位,不可能跟大舆论环境对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