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康里出发,要坐二十分钟的公交车,再转乘两班地铁,最后在五号线的华宁路站下车,步行个七八分钟才能抵达。
校园不算大,但却颇有些岁月沉淀下来的古朴气质,尤其是那几栋哥特风格的花岗岩建筑与学校周边的工业园区形成了鲜明对比。
据说二十世纪初的时候,这里原本是一所德国人修建的教会学校,后来新中国成立了,整体就转为公办用地,作为一家大型国企的总部使用了几十年。
直到1998年国家提出“教育振兴计划”,高等教育在全国范围内进入全面普及时代,这座历史悠久的学府才正式回归其原本的身份。
周清茹的宿舍在校园的最东面,沿着深灰色的石质楼梯拾级而上三层,再穿过一条半露天的长廊就能看到308号寝室的房门。
因为临近春节,加上再过半年就要正式毕业了,所以周清茹的三位室友都已经提前返乡,让这间不大的屋子多少显得有些冷清。
当初分配宿舍的时候朱红娟还对这三个来自天南海北的姑娘有过“意见”,觉得学校应该安排上海小囡住在一起,这样生活习惯啥的会比较方便。
结果这念头才刚冒出来,就被周学根和周清茹立刻掐灭。
事实也证明朱红娟那套“老思想”的确毫无依据,两年的时间里周清茹反而成为了308寝室被照顾得最好的那个,朝夕相处也让几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哇,大蕊太贴心了吧,知道我还要回来住,把电热水壶都留下了,赶紧发个短信谢谢她,哈哈。”
因为是老楼,电线负荷有限,所以像电热水壶这种大功率的电器是被学校明令禁止的,也是宿管阿姨查房没收的大户。
但女生对热水的需求大,尤其现在还是冬天,没多少人会愿意拎着两个热水瓶跑到澡堂那里去打水回来。
所以每个寝室基本都会有个人负责“偷藏”电热水壶,308寝室里干这事的就是大蕊。
她是个东北姑娘,家境还不错,所以自费买了一些电器给其他人共用。
北方人天生热情,大蕊更是其中翘楚,这不人都已经坐上火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