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州海峡东口自西向东由五个浅滩和四个浅槽组成、浅滩从南到北分布如下:西南浅滩、出水浅滩、南方浅滩、西方浅滩、北方浅滩、西北浅滩等。由于海峡东入口处浅滩密集,在海峡东入口处发育了四条水道,从北到南依次为:外罗门水道、北水道、中水道和南水道。
琼州海峡西入口地形受琼州海峡潮波系统和海底地形的影响,在西入口附近形成一个潮汐三角洲等复杂地势。琼州海峡海底地形西浅东深,中部为水深50多米的深水盆地(长约70千米、宽约10千米)盆地中轴线为水深80~米的深槽,深槽底部凹凸不平。海峡南侧是陡峭的堤岸,最大高差可以达到70米。
琼州海峡海底地形复杂多变,海底坡陡,有海底山脉、丘陵,海底温泉;有海底瀑布;还有海底峡谷。这些地质景观的形成,是地球漫长历史的见证,也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
沿着琼州海峡可以近距离地观赏到海洋生物和复杂多变的地质景观,可以让人们感受到海洋的乐趣和魅力。
“鲲鹏”一号巨轮,沿着琼州海峡中央航道,一路向着北部湾航行。
突然,船上的雷达捕捉到了一群大约三十多头海豚的踪迹。它们在船的周围跳跃嬉戏游动,仿佛是在为考察船护航。船上的科学考察队员们兴奋地记录下了这珍贵的一幕,这是他们研究海洋生物的宝贵资料。
潜龙立刻要求驾驶舱里的正、副舵手减速航行,
“呼叫正舵,减速八节。注意四周海豚安全。”
“二号,收到,航速八节,明白。”
很快,“鲲鹏”一号巨轮的航速便从十二节减变为八节了。
潜龙走出了大型中央设备控制舱室,他来到了甲板上,清楚地看到大大小小约三、四十只可爱灵巧的海豚围聚在船舶的前后左右戏浪欢游,它们一会儿跃出海面;一会儿又潜入海中快乐地游动着。这些灵巧的海豚时而跃水腾空,摘浪穿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