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演变是一个动态、连续的发展过程,反映了自然、经济和社会综合作用的强弱。岸线是海岸与海洋相互作用的前沿,是响应全球变化最迅速、生态环境最敏感、最脆弱的地带,也是海岸环境演变的最直接体现形式。
铁山港及其邻近海域的生态系统包含了丰富的生物群落结构和能量流动特征。这个生态系统由多个功能组构成,包括海鸟、底栖动物、浮游动物、水母、浮游植物和有机碎屑等,基本涵盖了铁山港及其邻近海域生态系统的主要能量流动过程。生态系统的能量转化效率较高,生物量和生产量的分布呈金字塔型。海鸟和游泳动物食性鱼类占据最高营养级。这个区域的生态系统混合营养效应分析显示,有机碎屑和作为初级生产者的浮游植物对大多数功能组具有正效应。
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高度重视海洋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并在国际会议上展示了广西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典型案例和经验做法。
铁山港区不仅地理位置独特,其海岸线和海洋生态系统也具有多样化和复杂化的特征,是研究海洋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区域。广西铁山港的海洋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是中国海洋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海区之一。据了解,广西海岸线全长162859千米,分布有海岛643个,海洋环境质量优良,自然资源优厚。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高度重视海洋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并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第二阶段会议广西主题日上,向世界介绍和展示了广西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典型案例和经验做法。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广西合浦儒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它位于铁山港区海域,总面积为35万公顷。这个保护区主要以保护儒艮、中华白海豚、印太江豚、绿海龟、文昌鱼、中国鲎和圆尾鲎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为主,同时还包括海草床和红树林生态系统。保护区设有科普教育基地、珍稀海洋动物救护中心和生态保育基地,为公众提供了丰富的海洋生态保护科普知识,并增强了人们对自然亲近感,提高了实践能力。
另外,一项关于北海铁山港红树林的研究显示,该地区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