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承恩跟在朱由检身后,躬着身子道:“都是皇爷的教化之功。”
“呵,朕才登基多久?谈何教化?”
朱由检摆了摆手,继而又道:“东厂密切关注民间的舆论动向,每日一报。”
“臣遵旨。”
虽说这件事是自己乾纲独断,但朱由检还是很小心,生怕舆论会对皇家和自己不利,现在看来,效果还算不错。
……
随着报纸上的内容,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更多的人都加入到了对孔家,对钱谦益等人的批判中。
而这股舆论很快就烧到了官员们身上,在厂卫的暗中推动下,百姓们开始相信,皇帝都是好的, 是一心为民的。
一些苛政恶政,都是那些当官儿的,瞒着皇帝老爷干的。
不信?不信你看看咱大明之前的那些皇帝,都是怎么死的,都是那些狗官害死的。
这种言论,在后世都有很大的市场,就更不要说此时的大明了。
对此,朱由检自然是乐见其成。
同样的,京里的百官们,也都知晓了事情的始末。
温府。
温俨拿着手里的报纸,一路小跑的来到了后院书房。
“父亲,父亲。”
还未进门,温俨就急切的喊了起来。
温体仁看着神色有些慌张的儿子,皱眉道:“慌里慌张的成何体统?”
将报纸递到自己父亲手里,温俨满脸不可置信道:“父亲,您看看。”
温体仁只是简单的扫了一眼,就将报纸给放在了桌案上。
“父亲,您……?”
温俨对自己父亲的反应有些不解。
温体仁轻叹一声道:“唉,此事为父早就知道了。”
“皇帝就是要将这些事宣告天下,让天下百姓都知道。”
“这是为什么?”
温俨还是有些不明白。
温体仁抬手一指对面的椅子,示意温俨坐下,而后继续道:“我大明自太祖高皇帝废除丞相后,所有的权力,都被皇帝亲自掌控。”
“唯一能够压制皇权的,就是民间的舆论。”
“尤其是东南那些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