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1/2)页
    陆知白见方孝孺态度松动,也是立即趁热打铁:
    “方先生,八股文确实是真正的科举利器。这种文体看似束缚,实则最能检验一个人的才思与学识。”
    方孝孺若有所思地点头:“确实。作为议论文体,这样来写,简单高效。”
    “正是!”陆知白拍案道,“应试作文,就应该是这个样子!”
    陆知白端起茶盏轻啜一口,目光灼灼地看向方孝孺:
    “方先生,你我皆知科举的本质是什么——它首先是一场考试。”
    方孝孺微微蹙眉:“侯爷此言……何意?”
    “考试与治学,根本就是两回事。”陆知白放下茶盏,手指在案几上轻轻叩击,
    “做学问讲究厚积薄发,需要十年寒窗的沉淀。但考试呢?”
    面对这有些一根筋的学者,陆知白语重心长起来:
    “考试,就是要在短短几篇文章之内,把自己的才学,展现得淋漓尽致。为此,必须得用些手段!”
    方孝孺若有所思地捋着胡须:“侯爷是说……”
    “我是说,科举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状态’。”
    陆知白站起身来,在书房里来回踱步:
    “就像战场上的将军,平时可以百般谋划,但真到两军对垒时,必须当机立断!”
    他忽然转身,直视方孝孺的眼睛:
    “方兄可曾见过那些满腹经纶,却屡试不第的老儒?他们不是学问不够,而是不懂‘考试之道’啊。科举,需要结构化的应试技巧。”
    “确实如此。”方孝孺轻轻点头,眉心却皱了起来:“但这样教导学子,会不会……”
    “会不会太过功利?”陆知白笑着接过话头,“方先生,您想想,若是连科举这道门槛都跨不过去,再好的学问,也只能埋没于在乡野之间,岂不可惜。”
    方孝孺执卷的手顿了顿,说:
    “乡野治学,又有何不可?著书立说,藏诸后世,何尝不是一种传承?”
    陆知白闻言,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
    “方先生此言差矣。著书立说固然清高,但学问若无传人,不能应用,终究会蒙尘。”
    他叹了口气,说:“冒犯一句,方氏一族自唐末南迁,族中先贤著书七十二
第(1/2)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把我推给小姨子之后,前妻追悔莫及报告沈总,姜小姐说要和你分手!陈浔黑牛拳镇武侠修仙就长生,我和老牛最讲道理了青梅不竹马:三天两头被热搜重生:没有道德,就不会被绑架一天一造化,苟在仙武成道祖小娇妻一胎双宝,陆爷夜夜哄!黑莲花换嫁,重生狂虐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