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活儿分到陕西、甘肃、四川那几个产大黄的地方,交给不同的人去干,找靠谱的商号也行。”
“就让他们收,让他们囤,别让他们知道咱到底要干嘛。”
朱元璋和朱标听着,眼睛越来越亮。
这招儿妙啊!
套了一层又一层马甲,几头一块儿动手,就算有人发现市面上大黄少了,也猜不到这是朝廷在下大棋。
“好!就这么干!”朱元璋一拍大腿。
“具体的条条框框,你小子赶紧写出来,给标儿过目,马上动手!”
“是!”
接着,仨人又嘀嘀咕咕。
怎么挑人,怎么保密,怎么防着有人趁机发财。
甚至怎么防止自己人贪污,都掰扯得清清楚楚。
一张看不见的,专门往北元经济脖子上套的大网,就在这武英殿里,悄么声地织起来了!
这又大又隐蔽的计划,正式开动。
这之后。
朱元璋又连着下了几道旨——
让边关的兵加紧操练,特别是骑兵,没事儿就练冲锋,守城的多练防守,时刻准备着。
但面子上,得装得随意一点,让北元的探子觉得,大明还是老一套,没啥新花样。
然后。
一封写得挺横,但又透着点“给你个台阶下”意思的国书,快马加鞭送去了漠北草原,直接送到北元皇帝脱古思帖木儿那里去。
信上,老朱先是把北元部落骚扰宁夏盐州的事儿骂了个狗血淋头。
跟着话锋一转,又摆出“大哥我心善”的谱儿——
说啥,体谅你们蒙古兄弟也活得不容易,天冷了,没吃没穿的,日子难过啊。
咱是大国之君,宽厚仁德,特此开恩,决定在陕西榆林,官家开个买卖点。也就是“榷场”。
让你们过来换东西,咱们互通有无。
还提了一嘴,要是买卖干得好,以后还能多开几个场子。
这消息一传开。
就等于明面上,给大黄这些东西,开了个能流进蒙古草原的口子。
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