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集中的地点,暂时定在了一号基地。
首先是一号基地规模最大,可以容纳其他六座基地的所有幸存者。
其次是作为二类观察者的聚集地,这里的人员结构和其他基地不太一样。
最大的区别,自然是大量的二类观察者,他们不像一类观察者那样“正常”,也不会参加什么暴乱。
也是因为二类观察者相对更“老实”一点,所以这里的护卫队人数更少,但有更多的、信息处理方面的文职人员。
种种原因叠加起来,一号基地在暴乱后的伤亡是最低的,也是人员结构相对最完整的,无论接应还是后续的安排,都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响应。
从蜂巢基地出发的队伍分为三部分。
第一梯队是莉娜带领一半的监督队,作为尖兵进行探路和侦查;
紧跟着的第二梯队,是索菲娅、肖海和庄湘,带着剩余的一半监督队,居中保护蜂巢基地的管理层,并押送暴乱后剩余的ecso成员。
最后的第三梯队,是技术人员和工程部门,负责运送可能会用到的相关设备,以及蜂巢基地所有的食品和饮水。
其实食品和饮水是没必要带的,毕竟一号基地的食水虽然有限,可是在暴乱减员之后,伤亡人员的配给量也就空了出来。
不过索菲娅还是大费周章的把东西都带上了,除了防患于未然之外,也是为了向暗中观察的杨佩宁做个姿态、表明这些人会在一号基地待一阵子。
换句话说,就是宁可收缩阵地、暂缓“观察者计划”,也绝不会动用“应急预案”。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带上足够多的运输箱,好让我能神不知、鬼不觉的混进队伍——当然,负责运送辎重的人,并不知道某个箱子里装着人。
我不知道这算不算“假线索”之一,也没心思在意这些,从刘祈那里听到的情况,确实对我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单从逻辑和客观情况来看,“肖海和庄湘不认识我”这件事是站不住脚的。
所有关键节点、甚至各节点之间的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