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无忧道:“三年前,一贫如洗的樵夫有了可观的银子。他们不觉得可疑吗?”
丁捕头道:“他们不仅觉得可疑,还试探着问过。老赵头一开始守口如瓶,后来时不时邀人上家里喝酒。人们趁着他喝醉问过。老赵头说是碰到了发了财的远房亲戚。远房亲戚可怜他就接济他。他们其实不太相信,不过后来真得来了一个年轻人。那个年轻人乘着马车来的,还给老赵头送了很多东西,这才打消了周围人的怀疑。”
苏无忧笑道:“真是滴水不漏啊!就算我们查到老赵头的钱来历不明,也没有证据。我们根本找不到那个所谓的亲戚。”
丁捕头道:“大人,您说得对!那个年轻人后来没有出现过。老赵头跟人说他去别的地方做买卖了。后来老赵头就没有之前那么大手大脚了。大概是从今年八月开始,老赵头好像突然有了银子。酒馆的掌柜说平时都买便宜的酒,后来都买稍微好点儿的酒。短短两个月大概花了数百两。”
苏无忧把关于老赵头的口供递给丁捕头道:“看来三年前的案子,这个老赵头的口供有问题。他应该是知道一些事。”
丁捕头接过老赵头的口供,仔仔细细地看着,然后道:“大人,您的意思是他做了假口供。”
苏无忧意味深长道:“全然是假的,根本经不住查,真中掺着假,真真假假才会让人信以为真。不过老赵头要是有那么厉害,就不会活到现在。他也许真得看到了凶手,甚至还见过凶手。一开始是怕死,后来钱帛动人心。”
丁捕头道:“大人,那我们该怎么办?老赵头死了,这条线索也断了。”
苏无忧道:“也不尽然,还有刘栓子。”
丁捕头想起当时刘栓子的样子道:“刘栓子失手打死老赵头后,就跟傻了一样,一句话都不肯说。大人,属下这就去牢里审问他。”
苏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