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着斜坡,我们一步一步地走着,脚下的路似乎没有尽头。
走了许久许久,终于来到了一条笔直的大道。
站在直道上,便能看见尽头处的学校。
这里是小莲曾经上过学的地方,承载着她年少时的欢笑与泪水、梦想与希望。
因为不想让这座充满回忆的学校荒废,所以我们二人决定将学校买了下来。
目前,学校里的学生不算多,只有 400 来人。
不过,虽然只有 400 人,但对于一个村级中小学来说,其人数其实已经算比较多的了。
来到学校门口,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王大爷那悠然自得的身影。
他舒适地靠着摇椅,整个人仿佛与摇椅融为一体,那顶帽子被他稳稳当当地戴在脑袋上,遮住了些许阳光。
他微闭着双眼,嘴角还噙着一抹满足的微笑,那模样真是悠闲得不得了。
走进门厅,便能看到王大爷的儿子以及孙子正坐在那里。
他们一家三口都在这里为学校默默奉献着。
曾几何时,王大爷满怀深情地说,他对这片生他养他的土地有着难以言表的热爱,而对于这所承载了无数回忆和希望的学校,更是爱到了骨子里。
他目光坚定,语气诚恳地表示,如果有可能,他殷切地希望自己百年之后,骨灰能离这座学校越近越好,仿佛只有这样,他的灵魂才能永远与这片热爱的土地和心爱的学校相伴。
王大爷的家庭大多数时候还算和睦,虽说没有那种令人心惊胆战的勾心斗角和尔虞我诈,但也并非毫无波澜。
其中,王大爷的儿媳妇因为对农村出身有所偏见,有点瞧不上王大爷,这导致偶尔会产生一些不太愉快的小插曲。
不过,好在这些矛盾并没有激化,除了这一点小瑕疵,他们一家整体上也算得上是安宁祥和。
王大爷的儿子那可是出了名的孝顺,对父亲的意愿向来都是一百个遵从,毫无二话。
犹记得听说我们买下学校的那一天,在学校交接的重要时刻,王大爷的儿子内心充满了忐忑和担忧。
他害怕父亲会因为这次变动失去工作,于是一大早就跪在门口,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