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忠田就说:
“到时候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开口!”
其实就算梁兴华不开口,张忠田也会主动过来帮忙。
农村有个不成文的习俗:红事叫了就去帮忙,白事就算不叫,也要主动去帮忙。
因为死亡是每个人都逃避不了的归宿。
谁都不想死的时候孤零零的没人来帮忙处理。
所以就算是村里的傻子,无儿无女的五保户,只要死了,那村里比较年长的,肯定都会主动去帮忙把白事办好。
就算死者身上一分钱没有,也会帮,大家一起凑钱就是了。
这可能是农村独有的温度吧。
张忠田处理完梁兴华这事,时间也差不多五点了。
也是时候通知村民们该出发去吃席了。
于是走村串巷,挨家挨户去叫喊,让大家到村口去乘坐大巴车。
农村家里有车的人家,就自己开车过去。
自己开车过去,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可以有正当理由不喝酒。
而想要喝酒的,那就算有车,也可以不开,坐大巴车去就好。
村民们陆陆续续上了大巴车。
热闹哄哄的,有说有笑。
有人谈论起周爱娣的事,气氛变得沉重,大家七嘴八舌,小声议论着。
有同情周爱娣的,有觉得周爱娣可恨的,有一脸无所谓的。
总而言之,周爱娣就这么去了。
而她的死亡,并没有掀起什么波浪,也没有得到什么。
仅仅是成为了村民们的一个小小的谈资而已。
三言两语过后,村民们把话题转移到别处。
轻描淡写的,风轻云淡的。
她的去世,和村口那棵老榕树掉下的一片枯叶,似乎并没有多少不同。
过不了多久,她将会被遗忘。
所有的爱恨情仇,尘归尘,土归土。
如从没来过这世上一般,不留一丝痕迹。
而这,其实不单单是周爱娣的归宿,所有农村人,也会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