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2/3)页
更多的时候,而是代表着一种势力。
    清流就是朝堂上的保守派,这群人最擅长的武器就是所谓“宗法”。在传统的读书人眼中,这套源自于周公旦的制度,是凝聚一个时代,维持皇朝稳定的根基。任何人都不能轻易的越过这道红线,这也是文官的底线。
    宗法制,核心便是嫡长子继承制度。这也是皇权斗争的关键。在嫡长子继承制度下,皇权的继承下得到了制度的确认。身为皇上老师的“清流们”,也得以有机会同“圣人”的思想蛊惑年轻的太子,为自己未来的执政铺平道路。
    种种所因,必有种种所果。
    荒诞不羁的朱由校那临行前的诏书,并没有得到朝堂上绝大多数的文官们的支持。
    即便是有了内阁的背书,可朝堂上的清流们依然不会理解并支持。
    在大明朝现行的制度下,皇上一旦有了子嗣,皇权的继承便有了确定性。兄终弟及只能是偶然情况,大明朝的清流们绝对不会接受皇帝这样破坏规矩。
    制度的大门,一旦出现一丝一毫的损坏,那即将到来了将会是无休止的冲击。
    古语说,国有长君社稷之福。可一个不受控制的强势藩王,一个从小被前任皇帝培养在身边,肯定会延续前任皇帝政策的皇帝,对于已经被压制了很久的文官来说,这也是极不可能接受的。
    即便是如同当年万历皇帝的立储风波一样,哪怕动辄十数年,哪怕让正处在水深火热的大明王朝更加混乱,文官们也在所不惜。
    他们只是在等一个契机,失去了东林党,失去了赵南星这些老派人物,他们早已经散乱不堪。
    现在徐允祯这个勋贵,这样一番轻飘飘的话语落入了群臣的耳朵之中,无异于在向他们传达出鲜明的信号。
    政治在于不断的斗争。勋贵虽然是皇帝用来制衡文官的产物,可在几百年的演化下早已经你中有我。在大是大非面前,文官和勋贵一起合作早已经屡见不鲜。
    有了徐允祯定“调子”,在场的文官们再也压不住自己的内心,跳了出来。
    “定国公,你说的是啊!这算什么事皇上这样是置大明朝祖宗之法于何地是在置大明朝几百年传承于何地!皇上哪怕是在喜欢自己的弟弟,即便如同神庙对待福王这般,群臣也不会有什么意见。
第(2/3)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逍遥强者叶秋徐秀英斩神:开局就获得两个,无上神墟先断亲后致富,天下美男任我选真千金回归后,整个京圈都跪了!穿越兽世:绝嗣毛茸茸大佬跪求一孕修仙:言出法随,吾乃龙鳞蛇仙末日:我能自选异能强点正常吧综影视之情深缘就不浅剑道封神书穿小炮灰,务必改写好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