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1/3)页
    “老师,正因为70式没搞好,所以我们才要研究新的。”
    刘弘毅信心满满地说道。
    南线战争爆发之后,他亲自去过前线,做过调研,听取前线战士们反馈的意见。大家都说,35榴和40榴很好使,但在攻坚的问题上,还是有很大的局限性。
    主要就是穿透力不够,对普通土木工事,当然是犀利无比,一发入魂。
    但如果对上坚固的水泥永备工事,35榴就有些吃力了。
    只能直瞄射击孔,争取把35榴弹直接打进碉堡里边去。这对射手的技术要求很高。黄永辉那样的天才特等射手,毕竟还是极少数,普通战士根本就不可能打那么准。
    战场攻坚,主要还是依靠69式火箭筒和82无后坐力炮。
    这两样武器,攻坚威力足够,但也存在着十分明显的问题。
    主要就是占编制。
    一个69式火箭筒作战小组,必须是两个人,一名射手,一名副射手兼弹药手。在战场上,一旦火箭筒小组伤亡或者没能及时跟上步兵分队,面对着敌人坚固的永备工事或者躲在山洞里的敌人,步兵轻武器就显得威力远远不足。
    往往只能采取二战和朝战的那种“土办法”,抵近爆破,用集束手榴弹或者爆破筒去炸碉堡。给攻坚部队造成极大的伤亡。
    至于82无,那更是营属火炮,战时才配置到连队,缺点比69式火箭筒还要明显,重量更大,发射时准备时间更长。
    有鉴于此,我军在70年代的时候,就研究过一次性的火箭筒70式,完全失败,作战性能极低,安全保障同样极低,在实验过程中,发生过不少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前线部队直接拒绝使用。
    后续研制的70—1式,同样失败,未能正式列装部队。
    “一次性的不好搞,关键是没有那个材料,重量根本降不下来。”
    谭德喜蹙眉说道。
    一次性便携火箭筒,关键就是要轻,还要保证一定的战斗威力,这不是设计的问题,这是材料的问题。
    他俩研究起武器来,师母和艾小雨如同听天书。
    不过倒不用担心泄密的问题,师母和艾小雨在这方面,早就养成了极好的习惯。
    “你们先聊,我去做饭。”
第(1/3)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让她当炮灰?大佬马甲杀来了与奶包妹妹合租的日子丑妇旺家:反派大佬别追了修仙界交口称赞的仙子她没有道德转生大树,我打造不朽神国开局结为道侣,我签到就能无敌万倍返还:徒弟筑基我直接成仙钟青葬天神帝恶婆婆来袭,看我狂虐她!一夜暴富!我的工厂通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