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质量检验:对每批次的原材料进行质量检验,包括农药残留、重金属、微生物等,确保符合国家标准。
12 原材料储存
- 储存环境:确保原材料在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卫生条件下储存,防止霉变和污染。
- 先进先出:采用先进先出(fifo)原则,确保原材料的新鲜度和质量。
2 生产环境与设施
21 厂房设计与布局
- 合理布局:根据生产工艺流程,合理设计厂房布局,避免交叉污染。
- 卫生设施:配备足够的卫生设施,如洗手池、更衣室、消毒设备等。
22 清洁与消毒
- 日常清洁:制定详细的清洁计划,包括地面、墙壁、设备、工器具等,确保生产环境的清洁。
- 定期消毒:定期对生产设备和设施进行消毒,防止微生物滋生。
3 生产过程控制
31 工艺流程规范
- 标准操作程序(sop):制定详细的sop,明确每个生产环节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 关键控制点(ccp):识别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如温度、时间、ph值等),并进行严格控制。
32 人员卫生
- 健康检查:所有生产人员必须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确保无传染性疾病。
- 个人卫生:生产人员必须穿戴整洁的工作服、帽子、口罩和手套,并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33 设备维护与校准
- 定期维护:对生产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
- 校准设备:定期校准检测设备,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4 质量控制与检测
41 原材料检测
- 批批检测:对每批次的原材料进行检测,确保其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 留样制度:建立留样制度,对每批次的原材料和成品进行留样,以便追溯和复检。
42 过程品控
- 在线检测:在生产过程中进行在线检测,如温度、湿度、ph值等,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