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品率:次品数量与总生产数量的比率。例如,如果生产1000件产品,其中20件次品,则次品率为2。
14 能耗
- 单位能耗:生产单位产品所需的能源消耗量。例如,每公斤产品消耗多少度电或多少升水。
- 总能耗:设备在一定时间内消耗的总能源量。
15 维护与故障
- 故障率:设备在一定时间内发生故障的次数。例如,每月故障次数。
- 平均修复时间(mttr):设备发生故障后恢复正常运行所需的平均时间。
- 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设备在两次故障之间平均运行的时间。
2 数据收集与分析
21 数据收集
- 生产记录:记录每天、每班次或每小时的产量、停机时间、故障次数等数据。
- 设备运行日志:记录设备的运行状态、维护记录、故障原因等。
- 能耗记录:记录设备的能源消耗量,包括电力、水、燃气等。
- 质量检测记录:记录产品的质量检测结果,包括合格率、次品率等。
22 数据分析
- 趋势分析:分析一段时间内的生产数据,识别生产能力的趋势和变化。例如,是否存在生产能力下降的趋势?
- 对比分析:将实际生产数据与理论数据进行对比,找出差异和原因。例如,实际产能与理论产能的差异是多少?
- 统计分析:使用统计方法分析数据,识别影响生产能力和效率的关键因素。例如,使用回归分析找出影响生产效率的主要因素。
3 现场评估
31 设备运行状态
- 设备运行情况:观察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况,包括运行速度、稳定性、噪音、振动等。
- 操作人员操作:观察操作人员的操作是否规范,是否存在误操作或不当操作。
32 生产环境
- 工作环境:评估生产车间的温度、湿度、洁净度等环境因素对设备运行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