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那噶礼此人,深得康熙皇帝的信任与维护。想当年,其在山西担任巡抚之时,便已劣迹斑斑。据闻,他肆意加收火耗,使得百姓苦不堪言;又常常勒索平民,搞得民不聊生;更可恶的是,他对那些贪赃枉法之徒不仅不加惩治,反倒纵容包庇;至于隐匿灾情不报之事,亦是时有发生。面对如此种种恶行,朝中御史及当地百姓曾屡次对其进行弹劾和告状。然而令人诧异的是,康熙帝竟全然不顾这些指责,始终对噶礼予以庇护。非但如此,那些敢于弹劾噶礼之人,最终反遭康熙帝降罪惩处。
待到噶礼转任两江总督后,其行径愈发变本加厉、肆无忌惮起来。对于那些不肯与其同流合污的正直官员,他想尽办法加以排挤打压,致使众多良臣被迫离去。此次,在江南乡试当中,噶礼竟然胆大包天到公然贿卖举人!此等丑行一经传出,顿时引得江南学子们群情激愤,舆论哗然。
可是即便噶礼在为官期间犯下诸多不可饶恕的罪行,可他依旧安然无恙地受到康熙皇帝的袒护。不仅未曾遭受应有的惩罚,反而一路官运亨通、节节高升。这一局面令奉命前来调查此事的张鹏翮倍感压力重重,心中着实惶恐不安。因为他深知此番调查稍有不慎,便可能陷入两难之境:若是查得太浅,则无法查明事情真相,难以平息江南考生们的怒火以及江南考场外汹涌澎湃的舆论浪潮;但若查得过深,势必会开罪于噶礼,进而影响到自己的仕途前程,甚至有可能导致自身官位不保、步步后退。
然而,此时此刻,那道金灿灿的圣旨已然下达,张鹏翮纵有千般不愿前往江南,但皇命难违啊!他无奈地叹息一声,然后恭敬地躬身说道:“奴才,谨遵圣意。奴才必定尽心尽力彻查此事,务必还给江南考场一个清正廉明之态。”
康熙微微颔首,表示认可,接着言道:“如此甚好。朕希望你能尽快启程,不得延误。至于此次出行需携带哪些人手,皆由你自行决断。”
张鹏翮听闻此言后,心中虽有些忐忑,但面上却未敢流露出丝毫不满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