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江南科举的主考官左必蕃虽然并未参与收受贿赂,但却在考试过程中玩忽职守、麻痹大意。他几乎将所有事务都全权交予副主考官赵晋处理,对于赵晋的种种不法行径居然毫无察觉,从而间接导致了这场科举舞弊丑闻的发生。
另一方面,噶礼之所以卷入其中,则是因为他接受了江南盐商们的巨额贿赂。在事先得知此次科考舞弊之事后,噶礼不但没有及时制止,反而在案发之后采取了极端手段——对那些舞弊考生进行残酷的暴力镇压。这种倒行逆施的做法,使得原本就沸沸扬扬的舆论瞬间如火山般彻底喷发。更为恶劣的是,噶礼还严禁江南官场的各级官员将此事如实上报,妄图掩盖事实真相,逃避朝廷的惩处。
胤禛在接到康熙传来的信件之后,便立即着手整理自己费尽心力所搜集到的一系列罪证。他深知这些证据至关重要,容不得半点疏忽。于是,他仔细地将每一条罪证逐一罗列出来,并详细阐述其背后的来龙去脉及相关细节。
经过数日的精心梳理与撰写,胤禛终于完成了这份详尽的折子同几人的罪证放在一起,准备呈送给康熙。为确保万无一失,他又小心翼翼地复刻了一份一模一样的副本。随后,他将原版折子用特殊的封印封存起来,以防有人篡改或窃取其中的内容。
一切准备就绪后,胤禛唤来了康熙派遣而来的暗卫。这暗卫身负重任,不仅身手矫健,而且行事谨慎、忠诚可靠。胤禛郑重其事地将那份封存完好的原版折子以及这些日子以来收集好的噶礼、赵晋几人的罪证一同交予此次随同出京的暗卫头子手中,并叮嘱道:“这件案子的严重程度想必出京之前皇阿玛也已经告知你们了,这个折子和这些证据的重要程度想必也不需要爷在同你们交代了,现在交给你,你找两三个信得过的兄弟将这些东西速速送回京城,亲手交予皇阿玛!”
当然除了噶礼、赵晋、左必蕃几人的罪证,胤禛还在折子里提及了另一件令他颇为关注的事情——张鹏翮正打算以左必蕃和赵晋二人为案结,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