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有十七座城门,但其中八座却是闭门。
所谓闭门,就是只有城楼没有城门的“门”,或者有城门的样子却被堵塞死了的“门”,不能进也不能出,主要用于军事,也用于排水。
闭门虽然被称为“门”,但那城门却是打不开的,与城墙一样坚固,甚至比城墙更坚固,大多数闭门都具有排水功能
重庆府城门的格局也很独特。首先,重庆城的大多数开门与平原城市不同。
平原城市城门内外往往是齐平的,攻进城门后就是大街,城门一破,守军往往无险再守。
重庆府的城门外往往有一面陡坡,攻城只能是仰攻。
即使攻破城门,进城门后往往还有几十步陡峭的石梯,在城门处形成类似于瓮城的格局,守军依然可能居高临下守卫。
有的城门,例如金紫门,因为城门内外落差太大,悬崖异常陡峭,从江边进城,有一两百步云梯式的石梯。
石梯从江边延伸到城门,再从城门延伸到城里,就连城门下也是石梯,而且中间没有台阶来间隔。
石梯每步放不下一只脚,行人往往只有侧起身子走路。
从城外看,城门异常高峻,从城里看,城门却像一个地底下面的深洞,与平原城市的城门完全相异。
城门大多设在城墙的转角处,进城的道路往往就在某一边的城墙下,道路的另一侧则为悬崖陡坡,攻城者必须从这样的道路进攻,也就必须承受来自城墙上守军的打击。
九座城门中有七座有瓮城,瓮城城墙几乎都低于主城城墙,可以更好地打击进犯之敌。
东水门虽然没有瓮城,但城门与城墙形成夹角,便于打击进犯者。
进入东水门后,要爬上城门,要进入城墙,依然还有十余步石梯,其实已经形成类似瓮城的格局,守城者还可以进行反击。
金紫门的地形地貌不可能修建瓮城,但进城的石梯太陡峭,其防卫能力可能比其他城门更强。
除临江门外,其他六座瓮城的城门朝向都与主城城门的朝向不一致,一般都转了一个90度的角,这也增大了攻打的难度。
而且最变态的是重庆府的好几座城门都是两层。
重庆城九座开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