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2/7)页

    然而,当孔子与学生们行至与楚国相邻的陈、蔡之间时,却被当地人误会围困,既不放行让他们走,又断绝了粮食供给,情况十分危急。
    按《孔子世家》中的记载,当时的楚昭王听说孔夫子绝粮被困,便派遣使者前去礼聘他来楚国,并许诺“将以书社地七百里封孔子”。
    然而,楚国的令尹子西却对楚昭王说:“孔夫子是个了不得的人物,辅佐他的七十二个弟子,个个都是治国安邦的人才。如果大王在楚国封给他那么大一片地方去管理,将来他羽翼丰满了,怕对楚国不利啊!”
    楚昭王一听,觉得是有道理,便打消了封赐土地给孔子的念头。
    孔子到楚国之后,发现楚昭王气量太小,也不是一个能行先王之道的圣贤人物,于是他与弟子们在楚境滞留不过数月,也就离开了这个地方。
    然,在后人看来,孔子与学生们在楚国最值得写上一笔的事情,是遭遇了天下第一号大狂人接舆。
    诗仙李白在一首诗中这样写到“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说的就是陆通与孔子相见的这个典故。
    李白李诗仙在其诗中,以楚狂接舆自喻,想来他平生最佩服的人之一,便是这位天下第一大的狂人了!
    而陆接舆其人,本名陆通,本为楚国人,也有说他是故蔡之遗民,亡国后沦落在楚国故地,以耕种土地为生。
    到楚昭王当政的时候,陆通见楚国的政令无常,往往是朝令夕改,无事生非,知道这不是一个政治清明、有所作为的时代,于是佯装狂傲不羁,成天当街醉酒,不愿踏上仕途。当时的楚国人便送给他一个“楚狂”的绰号。
    后来楚怀王时期的三闾大夫屈原,对这个成天装疯卖傻、没有一点正经的狂人深有感触之解。
    屈大夫在其《楚辞·涉江》一诗中写道:“接舆髡首兮,桑扈裸行。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意思就是说“这个世道也太衰败了!像接舆这样有才能的人物,也剃了个光头无所事事。像桑扈这样有德行的人物,也只好光着身子到处跑。所以啊,现在忠诚贤德的人都没有用处,反而是奸人当道,腐败横行。”
    而陆通的字“接舆”,也是一个值得让人琢摸一番的话题。要知道“舆”本是车乘的意思。接舆,按说应是个
第(2/7)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官道之绝对权力老婆身家都千亿了,我该不该躺?举报我卖假药,病情复发你哭啥?直播算命养三崽,大佬们抢着当正宫综影视炮灰也要美丽抗战:通电全国,出关完蛋!我把反派大佬撩红温了吴云肖雪燕那个反骨向导她让全星际沦陷了帝魂重生中华崛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