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宇的军事才能只能算是中规中矩,他的眼界也并未超越常人,甚至在治理方面也表现得相当平庸。然而,他却有一个与众不同的优点——对麾下的人异常大方。他坚信有福同享的原则,这使得他虽然实力一般,却在部下中赢得了一定的威望和支持。
面对高要的招揽,冯宇心里很清楚自己并非其对手。但他并未因此而示弱,反而展现出了一种十分明确的态度。他告诉高要,投降可以,但必须保证他和他的弟兄们能够继续享受荣华富贵。如果高要不答应这个条件,那么他宁可选择坚守阵地,与高要一决高下。
当众人商讨如何应对冯宇时,包括高要在内,都对他给出了一致的评价:茅坑中的石头,又臭又硬。无论怎样好言相劝,都无法改变他的决定。
而且对方如果选择死守的话,那么单单是这座下元城就绝对不是那么容易能够被攻克的。然而,韩信对此却毫无畏惧之情,就算冯宇真的决定要死守这座下元城,在高要大军如潮水般的猛烈进攻之下,最多也只需要七日的时间,韩信便有十足的把握能够直接将下元城收入囊中。
不过,真正的问题并不在于能否攻下这座城池,而是在于时间。如今这天下的局势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各方势力之间都处于高度戒备的状态。韩信这边一旦调动大军,那几万雄师绝对不可能毫无动静,尤其是在攻城掠地这样的关键时刻,更是难以做到悄无声息。
而这个时候,其余诸侯的反应就显得至关重要了。一旦韩信率领大军攻城略地的事情被曝光,那么以魏豹为首,包括吴芮在内的四家诸侯立刻就会意识到他们都被高要给戏弄了。毕竟,所有人都一直认为高要的进攻重点应该是在汉中或者南郡,可谁能料到高要竟然会突然在沿海地区发动如此大规模的进攻呢?这无疑等于所有人都被高要狠狠地欺骗了一把。
更为关键的是,这其中还涉及到一个重要的因素——机会。
高要所拥有的总兵力是有限的,如果他将大量兵力投入到对其他郡县的进攻中,那么他自身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