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如此,当赵硕聆听着冯宇的高谈阔论时,内心深处却始终无法平静。他虽然没有再次出言进谏,但心中的忧虑却如影随形。而令赵硕感到惴惴不安的原因其实并不复杂,关键就在于高要在这件事情上所表现出的态度。
按理说,如果高要真的下定决心进攻南郡,那么他理应采取雷厉风行的行动,迅速攻占南郡等地,尽快将吴芮击败,以免其他诸侯趁机出兵,形成对自己的攻击牵制。毕竟,在这种情况下,时间对于南境军来说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然而令人费解的是,尽管和谈并试图劝谏吴芮投降也是一种合理的策略,甚至对汉中动手也未尝不可,但赵硕总觉得其中存在一些不对劲的地方。尤其是在时间这个关键因素上,明明南境军才更应该对时间紧迫感到焦虑,可他们却丝毫没有表现出急迫的样子,这实在让人感到疑惑不解。
看起来似乎一直都在不停地催促吴芮进行谈判,并期望能得到一个恰当的结果,但实际上,其行为却透露出对吴芮的拖延毫不在意的态度。假如现在是赵硕领兵,而吴芮又不肯谈判的话,那么接下来赵硕必然会毫不犹豫地率领军队开始向北进发,至少会让五万大军全面渡过长江,给吴芮施加明显的军事压力,迫使他尽快做出决策。
然而,现实情况却是高要并没有这样做,他仅仅只是不断地派遣使者去催促吴芮尽快做出决定。这种做法在赵硕看来,实在是太不正常了。而出现这种情况的可能性,赵硕认为只有两种:要么高要的主要目标并非吴芮,而是汉中;要么进攻吴芮从一开始就只是一个幌子,是用来迷惑敌人的烟雾弹罢了。
如果事实果真如此,那么高要的真实目的恐怕并非直接发动进攻,而是通过威胁和恐吓来达到他的目标。如此一来,赵硕心中或许会稍感宽慰。
然而,赵硕真正忧心的却是另一种可能性。高要之所以没有进一步调集大军渡江施压,并非是他未曾想到这一策略,而是他根本不敢这么做。这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