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自然也注意到了冯宇脸上的不满,但他并未因此而惊慌失措,反而显得十分坦然自若。赵硕深吸一口气,继续解释目前所面临的状况。
“如果东晖郡和高要之间的联系并不紧密,那么情况或许还不算太糟糕。然而,事实却是东晖郡与高要之间通商往来频繁,双方互通有无,从中获利颇丰。”赵硕稍稍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道,“这种紧密的联系带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百姓乃至许多官吏对于南境军的认可度,以及对于南境政策的认可度都受到了影响。”
赵硕无奈地摇了摇头,继续说道:“虽然与高要的交易让我们获得了不少好处,但这其中也存在着弊端。一旦双方开战,百姓们恐怕不会像我们期望的那样尽心尽力地守城,甚至连士卒们都会有所顾虑,考虑是否要拼死一战。”
因此,此时此刻,态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冯宇自身都无法展现出拼死一战的决心和勇气,又怎能期望他的部下们能够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呢?
而那支留在城外的伏兵,其实并不仅仅是单纯的军事部署,更像是一场心理上的博弈。它的存在,就是要让守城的士兵们知道,城外还有着己方的一支部队。这支部队虽然人数可能不多,但却能够在关键时刻给南境军带来沉重的打击。
可以说,这支部队的心理作用远远超过了其实际的军事作用。正是因为如此,赵硕才会坚决主张分出三千骑兵作为伏兵。这一点至关重要,它能够在心理上给予守城士兵们希望,让他们相信自己并非孤立无援,从而激发起他们奋勇守城的斗志。
否则,赵硕所担忧的问题就会成为现实。别说守住十五日,恐怕连五日都难以坚守。而在这个关键时刻,赵硕需要做的就是彻底击碎这些士卒们的侥幸心理,让他们明白只有拼死一战才有生路。同时,再让冯宇许以重利,给予士兵们足够的激励,这样才有机会与敌人一搏!
此战一旦心存侥幸必败无疑,赵硕是在寻找此战不负的唯一的可能性,但赵硕到底还是忽略了一点,那就是冯宇终究是个贪图享受的军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