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万安!” 众学子齐刷刷躬身行礼,声如洪钟。
皇太后微微抬手示意免礼,目光转向杨炯,似笑非笑道:“镇南侯好大的阵仗,莫不是把朝堂搬到这曲江池畔来了?”
杨炯不慌不忙,拱手笑道:“太后这话折煞臣了!朝堂自在中枢,有公卿们坐镇。大华素以诗书传家、崇文重教为本,学子们心怀天下,议论时政也是传承已久的雅事。太后的如此说,可是觉得学子们扰了您佛堂清静?”
皇太后早见识过他的伶牙俐齿,倒也不恼,只是抿嘴笑道:“你这猴儿似的,偏生一张嘴比刀子还利!且问你,那学子案查得如何了?今日可是第九日了。”
杨炯耸耸肩,意味深长道:“回太后的话,已有些眉目了,只差几位关键证人。待子时一到,臣定给大家个明明白白的交代。”
“如此甚好!” 皇太后转眸看向满堂学子,神色和蔼,朗声道,“诸位才俊,皇家向来求贤若渴,不论出身寒门还是世家,只要有真才实学,皆可入朝为官,为民谋福,为国效命!如今日头正盛,还等什么?开宴!”
“遵旨!” 众学子齐声高呼,心下却暗自思忖,太后这话看似寻常,只怕话里藏着深意呢!
满朝皆知,长公主是世家代表,大公主倚重寒门,虽说颜夫子一死,世家和寒门的对立不像是原来那般激烈。但寒门入仕者,多会援引同乡故旧,世家大族亦是如此。
任人唯亲看似短视,实则是最稳妥的用人之道。毕竟,于官场中人而言,用知根知底之人,才能少些波折。
可皇太后此番直言 “不分寒门世家”,这话究竟是安抚人心的场面话,还是另有深意?
众学子私下议论,皆觉不过是句漂亮话罢了。若无两位公主点头,再缺了梁王从中周旋,在这等大事上许诺,怕只是镜花水月。
杨炯见状,心中暗笑。皇太后刚一露面,便以皇家正统自居,三言两语间代天子立言,分明是敲打李漟、李淑,暗指唯有她的话才算数。
杨炯面上不动声色,打趣道:“诸位,待会儿午宴后便是曲江诗会,正是大展才华的好时候!可要留些酒量,晚些公卿们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