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此宴,太子东宫的属官、宗室里的显贵们都会暗中观察,将各人表现写成条陈呈报御前。皇帝再对照密报与科考终榜,细细斟酌名次。
至于晚间那场,则更为隆重。
届时皇帝偕同朝中重臣亲临,说些勉励话语,透一透本年科考风向,显一显朝廷对读书人的看重,而后便宣告盛会圆满落幕。
正因如此,这开考宴便成了学子们一朝扬名、入得圣眼的捷径。每年总有些人为求崭露头角,闹出不少荒诞趣事,耍尽心机手段。
只是如今朝中局势不同往日,梁王与两位公主主理朝政。学子们心里透亮,晓得自己前程系于何人之手。
虽个个心急如焚,恨不能立刻展才露能,面上却强作镇定,与身旁同窗闲谈说笑。可那眼神,却总不由自主地往杨炯与两位公主身上瞟,生怕错过了什么要紧机会。
见席间学子们谈兴正浓,皇太后也不插话,只朝着下首与两位公主挤眉弄眼的杨炯笑道:“杨家小子,咱们可有好些年头没同桌用饭了。上回一起吃饭,怕还是你七八岁时来宫里给皇后请安那会儿呢!”
杨炯赔着笑,温言道:“说来惭愧,幼时顽劣,常被夫子留堂抄书。多亏姨娘惦记,总备着吃食给我。自出了宗学,进宫的次数便少了,这饭香倒成了念想。”
皇太后闻言,微微颔首,沉默良久才叹道:“难为你小小年纪吃的饭,竟记到如今。老身心里头一直藏着个疙瘩,不知你今日肯不肯替我解一解?”
“太后但说无妨。” 杨炯拱手应道,神色坦然。
皇太后端起茶盏轻抿一口,目光如炬般盯着他:“依你看,先帝待你究竟如何?”
“先帝于我,恩重如山!” 杨炯答得斩钉截铁,未有半分迟疑。
皇太后先是一怔,忽而笑骂道:“你这猴崽子,越发会打马虎眼了!老身问的什么,你心里头明镜儿似的!”
杨炯垂眸不语,过了好半晌才沉声道:“小子见识浅薄,只看得见眼前实实在在的事儿。”
这话听在耳里,皇太后眸光骤冷,语气冰寒:“这便是你的定论?”
“太后想听什么答案?” 杨炯耸耸肩,嘴角勾起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浑身上下透着股玩世不恭的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