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贾瑀神色凝重地说道:“公孙羽在信中让我务必稳住,如今这事情透着诸多诡异之处。”
贾瑀在书房中来回踱步,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一旁的赵应奎见状,小心翼翼地问道:“大人,公孙先生信中可提到具体是何诡异?”
贾瑀停下脚步,摇了摇头说道:“信中并未明言,只是让我谨慎行事,切勿轻举妄动。”
赵应奎微微皱眉,说道:“这可如何是好?如今各方局势如此复杂,我们若一直按兵不动,恐怕会错失良机。大人,咱们总不能一直这样干等着吧?”
贾瑀说道:“公孙羽向来心思缜密,他如此提醒,必有其道理。咱们暂且观望,等待进一步的消息。”
赵应奎着急道:“大人,这等待的日子可不好受啊,万一错过了时机,咱们可就被动了。”
贾瑀呵斥道:“莫要急躁,小心坏了大事。”
永正皇帝在万寿宫设下法坛,举行建醮仪式,欲为自己祈求福祉、阻挡灾厄。他派遣太监前往贾瑀处,传达旨意,命贾瑀撰写青词。
贾瑀接到这一旨意时,心中虽略感疑惑。毕竟此时朝局动荡,各方势力争斗不休,永正皇帝在这个节骨眼上专注于此类祈福之事,看似有些不合时宜。但转念一想,皇帝身处高位,对未知的灾祸心存恐惧,期望通过这种方式求得心安,似乎又在情理之中。
贾瑀不敢有丝毫的怠慢,即刻着手准备撰写青词。然而,他的心思并未完全沉浸其中,仍在思考着皇帝此举背后是否隐藏着更深的意图。
贾瑀进宫来送青词,永正皇帝依旧面色有些苍白。他斜靠在龙椅上,眼神略显疲惫,却仍努力保持着帝王的威严。
贾瑀恭敬地呈上青词,说道:“陛下,臣已完成青词,愿陛下洪福齐天,龙体安康。”
永正皇帝微微抬手,示意身旁的太监接过青词。他扫了一眼贾瑀,声音略带虚弱地说道:“贾爱卿,朕此番设坛建醮,也是为了这江山社稷能得安宁。”
贾瑀连忙跪地,说道:“陛下心系天下,实乃万民之福。只是如今朝局……”
永正皇帝打断了他的话,叹气道:“朕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