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三对今天的内容有些失望,早上是各个领导的讲话,中午聚餐,下午陪同领导参观市中医院后又是集体合影。当然以张三的身材和名望只能蹭一个边缘站立。当天活动满满,但都不是张三想要的,他宁可躺在床上去研读脑海中的书籍。
第四天组委会开始放出一些义诊名额,有牌面的医生都有一张名牌立在身前桌子上,张三没有资格接诊。但他更愿意去看去学。有机会就上手切脉,然后听医生向患者讲述诊断,与自己的诊脉做一个对比。患者以为这是义诊的规矩,医生以为这是组委会的安排。谁都没有过问,张三在夹缝里快乐的游荡。
有一点张三是疑惑的,这些参加义诊的大夫面对病患,基本都是同样的步骤,望闻问切。确诊后也是直接就开出了药方,但是为什么少了一个环节,之前杨老诊治那个患者的时候张三就有疑惑。他很清楚的记得在很多医书中都有提到行针开穴。
病人来就诊是身体出了问题,能让病人意识到自己得病一定是身体给出了信号,至少是病人自己能切身感受到的不舒服或者痛苦。行针开穴虽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但至少在解决病患的痛苦上还是有一定效果的,而且这个效果很多时候都是立竿见影的。很多病人的问题就是气血问题,即使针灸不能解决问题,也能通过行针调节病患的气血状态,这能为后续的药物治疗创造更好的身体条件。
第五第六天基本就没有与会人员什么事了,是一些药商的产品展示,还有一些医疗器械。张三好奇的挨个走了一遍,还购买了一些针具,总是伸手拿马叔的也不好意思。当看到一个展点上有品相属于上品的生附子售卖时。一时激动下几乎掏空了身上所有钱财购买。医馆里虽然有附子但那是炮附子,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从功效上说相差不可以道里计。再转悠了半天,本期交流会就此圆满结束。
马叔给了张三一天假期。张三决定只休息半天,马叔没有亏待自己,自己也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