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个问题,用这种果篮装水果,里面东西一目了然,和现在人藏着掖着的理念也有一些相悖,所以冯青青仔细考虑了一下,觉得应该做成精致的篮子,在篮子上面在加一层盖子。
冯母把新要求描述一遍,杨杏坐到旁边重新去琢磨,杨银环从角落地拿出来一个手编小筐子。
这个手编小筐子密实不透光,冯母摸了一遍,惊讶地问道,“这是用麦秸秆编的?”
“可不是,我昨天夜里睡不着就随手编了一个。”杨银环一想起来早上他家老头子拿着这个小筐子爱不释手的样子,她就想笑,不过她也真的笑了出来,“这么多年,我家老头子都不知道我有这手艺,今天早上可把他惊奇坏了。”
“婶子的手真巧,看着像个小灯笼。”冯母竖了一个大拇指,夸道,“开始我家青青说,照着搪瓷缸子的样式编就行,婶子这个,可比搪瓷缸子好看多了。”麦秸秆比较柔软,草莓放进去也不会被刮烂,吃完草莓,这个小筐子也能拿给家里的小娃娃玩。
冯青青看到样品也是非常满意,这种柔软的小篮子,加一个长的挂绳,就可以当一个斜挎包了,不但小孩,大人也愿意背。
她又想起更大一些的提篮,现在提篮很重,用麦秸编的应该会轻一些,主要是麦秸不值钱,价格也会便宜很多。
“娘,你让他们处理的再细致一些,千万不能有毛刺。”冯青青又强调了一遍,既然要把麦秸卖出花样,就要做到更精更细,要不然人家凭什么选择他们。
杨银环听了冯母传达的话,连连保证,“放心,卖给别人的,肯定和咱们自己用的不一样。”
她这两天又想出来好几个花样,听到可以配一个长带子当背包,就像军用挎包那样的,她立刻打开了思路。
“不要做太多,万一卖不出去了就浪费了?”冯母怕大家收不住,做多了积货,卖不出去给自己招抱怨。
“没事,反正大冬天活不多,我们就顺手编几个。”杨银环现在是动力十足,她感觉这些东西,就耗费一些人力,卖不出去,大不了留下来自己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