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2/3)页
胜负起着决定作用。而要激发人的自觉能动性,就需要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在这方面,最重要也最复杂的就是战时动员 。
    战时动员是指为使国家武装力量从平时状态迅速转入战时状态并对用于战争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统一指挥,使政治、经济、文化等活动一律服从战争状态的命令。它是国家最高权力机构作出实施总动员或局部动员的决定后,由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发布的。 它是军事行动与政治目标相结合的体现,是军事斗争与思想斗争相统一的手段。
    在古代的战争中,各国的战时动员以宣战文告或战争檄文的形式发布。这些文告或檄文通常包含了对敌人的指责、对本国人民的号召、对盟友的请求等内容,旨在激发民族感情,鼓舞士气,争取支持。例如,秦始皇灭六国时,就曾发出过《灭赵檄文》、《灭齐檄文》等。
    此外,还有为武装力量动员发布的征集令和为物资动员发布的征用令,以及为维持社会秩序发布的管制令等。这些令旨在保证战争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和社会稳定。例如,汉武帝时期,就曾发布过《征兵令》、《征粮令》等。
    18世纪末法国的全国总动员,是从1793年颁布和实施《全国总动员法令》开始的。这是一项具有革命性质的法令,它规定了全国所有男性公民都应参加国防,所有女性公民都应从事后勤工作,所有儿童都应接受军事教育
    所有老人都应提供精神支持,所有物资都应用于战争等内容。这一法令使法国在面对欧洲各国联合进攻时,能够组织起一支庞大而坚强的革命军队,并最终取得了胜利。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发布战时动员成了战争的序幕和宣战行动,各参战国均在战争开始的那一刻,以公开方式发布战时动员 ,并在战时动员 发布后缓慢地进行动员,然后再进行交战。
    塞尔维亚于1914年7月25日下午针对奥匈帝国的最后通牒,率先发布战争动员令。当晚,奥匈帝国发布局部动员令,7月31日又发布总动员令。此后,俄、法、德等国也宣布实施总动员。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意、日等国开始以秘密的方式下达战时动员,并将发布战时动员 与宣战行动区别开来,在尚未宣战前的一段时间里,以秘密的方式完成大规模进攻
第(2/3)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技能无冷却,开局召唤黑影兵团引龙气,聚麟血,我重塑天灵血脉火影:开局获得金光咒家道中落,我崛起后前女友求原谅婚礼上,老婆表白她的白月光全家都选假千金!我晒出了千亿老公满级黑心莲,娇弱表小姐她不好惹顶级大少身份曝光,九个姐姐悔断肠被吃绝户后,我绝地反击!不做万人嫌,重生后改嫁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