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串!”
同样的话被两人说出来,语气截然不同。
刘天王纯是意外。
陈燔想着的是黄勃这个助攻好啊!
让华哥和勃哥互相客串,还是同一题材的电影,传出去也是美事一桩。
他把想法简单的一说,刘福荣觉得想法不错,又把导演(姓彭,同时也是编剧,)引荐给了陈燔,几人一合计,又现场想了个对拍摄计划影响很小的客串场景——就让两个同样寻找孩子的父亲在半路上碰见,然后攀谈几句。
不需要具体台词,同一段素材,各用各自的镜头,一鱼两吃。
对方旋即给华谊打了个电话,得到首肯后,两边剧组一汇合,直接去了失孤的下一个拍摄点。
谢别刘天王,陈燔这边继续赶路,又去湖北潜江——也就是原型人物的老家取了一段材料,《亲爱的》剧组也正式宣告杀青。
老王的剧组还没杀青,他这次被陈燔派去了韩韩的剧组,这回干得是制片人的活儿。和他一起进组的,还有数个技术岗,而摄像这种重头岗,还特地请了位指导。
这是陈燔定下的基调,只出技术,绝不干涉故事创作。
老王也能无所谓,他自己搞过一次短片后,对自己的认知已经很充分——他就是个二把手,创作方面实在没天赋。原因简单,之前他那短片放网络平台上后口碑不错,于是也信心满满的送去了几个二三线电影节参评,结果连个提名都没有。
后知后觉的他回头分析,才知网友叫好的原因和当初陈燔那个《我不是王毛》票房大卖的情况一样,就是冲着他打鬼子去的——去年年底,那座岛国神厕又特么开张了!
于是这次,他索性就老老实实的干起了后勤。
陈燔开玩笑的说他可以把自己当成监军,这弄得老王还有点不好意思:我也不叫承恩啊!
等会儿,我叫啥来着?
“那人叫啥?”杀青宴没开始,陈燔却忽然接到了宁皓的电话,说有个人想和自己面谈。
“董平!”那头如此回道。
董平,原文化中国传媒公司董事长。这可是位是影视圈的资深从业者,从资历上说,人比华谊、博纳那几位大老板还要深一点。只是制作和发行方面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