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和离,方家也只能一辈子捧着他的女儿。
他的儿子也有恩荫的资格,可以不用去考秀才,岁数一到就能去国子监念书,然后直接考举人。
就算是考不上,也能靠着恩荫做官。
这也是为什么这么多人削尖了脑袋去读书,去考功名并费尽全力往上爬的原因。
但闺女的提醒,如同给他兜头浇了一桶冰水,把他给浇了一个透心凉。
是啊。
只靠着愧疚支撑的感情,又能维持多久呢?
火被浇灭了,舒满仓就能正常思考了,靠谁不如靠自己,看着默默和女儿站在一起的儿子,他就知道妻子会如何选择。
除了方永璋之外,易老先生的学生对他都相当冷淡,这让黄永林有些诧异。
他可是帝师之子,还是太子的伴读,而且还是大学士,平日里巴结他的人不知凡几,怎么这对父子的态度这么奇怪。
他有什么地方得罪他们了吗?
没有啊!
黄永林压下心中的疑惑,他开始考校他们。
让他惊讶的是这对父子的基本功非常扎实,舒迟的弱项在诗词上,小山的诗词比他父亲好。
至少有些灵性。
虽然赶不上历史上的那些神童做的诗,倒是有模有样,可圈可点了!
原本爹的意思是让他们都恩荫进国子监,国子监里有给勋贵子弟混日子的地方。
让他们进去混个资历,以后也好安排差事。
然而现在看来,舒小山和舒迟都是可造之材。
送去混日子的只有方永璋一个。
考校完了,他就提出这个建议。
舒满仓和小山异口同声地拒绝,方永璋想也不想:“听我娘子的!”
黄永林:“……”
易老先生:“多谢贤侄挂念他们,但小山还小,舒迟也还差点儿火候,就不用浪费你家的恩荫名额了!”
“将来他们要是有本事就自己去考国子监,要是没本事就去考府学。”
“国子监里的贵人太多,不太适合乡下来的老实人!”
“请你回去告诉你父亲,我的学生,不必他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