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反复的商讨和妥协,双方终于在一些关键问题上达成了初步的共识。
然而,谈判并没有就此结束,在关于量子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标准和监管机制等方面,双方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分歧。
北美代表团主张采用他们现有的金融监管标准,认为这些标准已经经过了长期的实践检验,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有效性;而华夏代表团则认为,量子技术带来了全新的金融风险和挑战,现有的标准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的需求,需要建立一套全新的、适应量子技术特点的监管机制。
华夏代表团的金融监管专家详细解释道:“量子技术的应用使得金融交易变得更加复杂和快速,传统的监管手段已经难以应对。
我们需要建立一套基于实时监测和智能分析的监管机制,能够及时发现和防范潜在的金融风险。”
北美代表团的一位监管官员反驳道:“你们的想法虽然新颖,但实施起来难度很大,而且可能会对现有的金融秩序造成冲击。
我们不能轻易放弃现有的成熟监管体系。”
在这个问题上,双方陷入了僵持。会议室里的气氛变得异常凝重,谈判似乎陷入了困境。
然而,双方都清楚,此次谈判对于全球金融格局的重要性,谁也不愿意轻易放弃。
肖镇深知,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寻找一个平衡点,既能够满足北美对自身利益的关注,又能够推动全球金融体系的创新和发展。
他思考片刻后,提出了一个折中的方案:“我们可以在现有的监管标准基础上,逐步引入适应量子技术的监管措施。
设立一个过渡阶段,在这个阶段内,双方共同研究和制定新的监管标准,确保其可行性和有效性。
同时,加强双方在金融监管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应对量子技术带来的挑战。”
这个方案得到了双方的一定认可,经过进一步的讨论和细化,双方在监管机制问题上也逐渐达成了共识。
随着谈判的深入,双方在其他一些细节问题上也逐步达成了一致。
经过数天紧张而激烈的谈判,终于迎来了关键的时刻。
华夏和美利坚两国代表在一份文件上郑重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标志着北美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