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穿透轻薄的晨雾,温柔地洒在研究院那现代化的玻璃幕墙上,泛起一片柔和的光晕时,肖镇就已精神抖擞地到达办公室。
他轻轻拉开椅子坐下,桌面上整齐摆放着前一日科研团队精心整理的数据报表。
肖镇的目光如炬,迅速扫过每一行数据,对各项实验进展迅速了然于心。
报表上密密麻麻的数字,在他眼中仿佛是通往解开深空探索人类肌体奥秘的密码。
随后,肖镇迈着沉稳的步伐走进实验室。
实验室里弥漫着淡淡的消毒水味,这股味道对他而言,仿佛是科研征程的独特标志。
各类精密仪器有序排列,闪烁的指示灯和轻微的嗡嗡运转声,交织成一曲独特的科研乐章。
肖镇首先来到模拟太空辐射的实验舱前,舱内培养的人体细胞样本在特殊光线的映照下,呈现出一种神秘的色彩。
他微微俯身,专注地观察着细胞的状态,与负责的研究员展开深入探讨。
“从目前的数据趋势来看,这种特殊基因的突变频率呈现出持续上升的态势,我们必须密切关注它对细胞代谢功能产生的连锁反应。”
肖镇一边说着,一边拿起手中的笔,在记录板上快速记录下关键信息。
研究员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神情专注地回应道:“肖院士,我们已经同步准备了多组对照实验,力求更精准地分析出辐射剂量与基因变化之间的定量关系。
您看,这是我们初步的实验规划。”说着,研究员递上一份详细的实验计划书。
肖镇仔细翻阅,不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在实验变量的控制上,要做到更加精细。
太空环境复杂多变,我们要尽可能模拟出最接近真实的情况,这样得出的结论才更具说服力。”
离开辐射实验区,肖镇又来到微重力模拟区域。
这里,科研人员正紧张有序地对一种新型抗辐射材料进行测试。
巨大的模拟舱内,材料在微重力环境下接受着各种极端条件的考验。
虽然镇南已经将类环境生态模拟设备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