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1/3)页
    从北美之战开始前,张浩就在做准备了。
    准备快速完成花国的初步工业化。
    40年开始的基础工业建设在经过几年的稳步发展之后,终于到了收获的时节。
    对花国而言,限制工业化的不是资源和技术,更不是工厂和设备,而是人力。
    换句话说,就是缺乏大批的高素质产业工人。
    花国长期以来都是个传统的农业国,虽然有些轻重工业的基础,但质量不高、规模不大,培养的工人也多是轻工行业的操作工。
    以这些初级工人的能力,很难适应以重工业为主的产业改造升级。
    为了解决产业工人不足的问题,从张浩道八路总部都在想办法快速培养工人群体。
    西北和西域地区很早就建立了一大批的中小工厂,一边搞生产,一边培养人员。
    联合管理中心成立后,得以集中迁移到西南地区的高等院校、重工企业等教育和生产资源,加上张浩在特别军事区不惜工本的施行了数年的免费教育,总算是把花国工业化需要的第一批本土的产业工人培养出来了。
    这批产业工人的数量不多,经过技能等级认证的加一起才不到一百七十万,中高级技工更是少的可怜。
    不过有了这批产业工人的火种之后,加上这些年从国外引进的几十万技术人员,以及从满洲和远东招募的一批工人,已经让花国初步拥有了完成重工业产业布局的能力。
    联合管理中心趁着美洲打得热闹,在国内开启了工业化的新阶段。
    由于资金充足,联合管理中心放弃了之前多快好省的工业建设方案,难得的奢侈了一把。
    原有的工厂继续生产,新的重工联合体直接重起炉灶,以维持战争和国内生产建设的需要。
    张浩负责把全新的重工设备运过来,3023部队和各地的工业部门负责组织人力物力,将设备变成工厂。
    上下一心通力合作之下,上千万人被动员起来,参与到工作当中,就连一些部队都为各地的工业建设让路。
    短短半年时间,在冀中地区拔地而起了一整套的钢铁产业。
    从锅碗瓢盆到船用钢材,从军工炮钢到铁轨枕钉,完全实现了钢材的自给。
    花国在46年底的钢铁总
第(1/3)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三子非亲生,重生后报复一下咋啦大荒主熢火之下魔王穿越苦主?血溅五步杀疯了!清冷娇人逃跑后,阴鸷太子急红眼皇妹误我遭遇背叛后,我重塑了人身财色巅峰糟糕!质子的纨绔人设被掀了小农民靠葫芦又种田来又修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