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可以减少被动等球,造成的诸如漏球、发力不畅等问题。
在判断上,错误的做法就是,预判出击球点之后,提前到位,以准备的姿势等着球快到击球点的时候向前挥拍。
当然,可能这时候就有人要说了,提前预判还有什么不对的吗?
其实问题就出在这里了,虽然能提前预判出了击球点位置,也在出手的时候在正确的击球点击球了,但球员“等”这个球了,没有主动的去迎上去找击球点。
这里就差一个字,一个是“等”击球点,一个是“迎”上去,主动创造一个新的击球点。
试想一下,球手正反手、截击在发力的最初,是不是有一个重心前移的力,后退蹬地发力,重心前移到前面的支撑腿上,而主动迎上去,就是把球员重心前移和转体挥拍击球的动作连续起来,形成一个整体,这就能利用运动员重心转移的力量压住球。
如果对方球真的很慢,就必须在等着怎么办?
很简单,球员只需要把重心放在后发力腿上,不把重心提前转移到支撑腿,这样就可以做到重心前移与挥拍的完美结合。
这种情况正手出错的相对少,要注意的就是截击跟反手。
这俩月,宝儿跟宋三川除了训练什么都没做,就针对张岩往死了研究。
电脑中有张岩教学视频的每一个运动轨迹的肌肉发力解刨图。
从技术到内核,在此刻,张岩就是透明的。
感谢(w`)183宝贝(˙˙)开通的三个月会员!加更五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