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宋留下的旧官僚或许个人操守没有问题,但思想观念实在陈旧,尤其适应不了梁山已经开启的工业化,更不会真心支持日后一定要做的土地改革。
于是武从文痛下决心,宣布治下凡不满十二岁的孤儿,或者家中确实无力抚养的孩童,无论男女尽皆由朝廷负责养育。
这些孩子里,有勇力且自愿者进入羽林预备营,接受最艰苦的军事训练;落选的统一送往东平府,由梁山军工集团出资供养其读书吃饭。
为此,武从文着实过了好几年苦日子,不但停下所有战事,放弃了第一时间南下的机会,梁山工业集团的高额利润也被这十几万张嘴吃掉了至少一半。
事实证明他当时的这个决策是无比正确的,为后来的一系列动作打下了最坚实的人力基础!
进入羽林预备营的孩子,长到十五岁有一次严苛考核,合格者正式进入羽林营,淘汰者分入各军也是新兵翘楚。
送往东平府的孩子,读书读到十五岁也有一次考核,成绩好的进入梁山学院继续深造,男生主学理工科,女生主攻医科,并开始进入各大医院做实习护士。
没考上的也不用急,有一个算一个都是各家工厂抢破头的优质人才。
这年头能识文断字,且从小接受组织化管理的年轻人,可统统都是宝贝,出了东平府还没地儿去找呢!
其中的女孩儿甚至还要更多一条路,能歌善舞的可以再次报考文工团。
没有这些人员储备,武从文在江南最多只能做到均田那一步,想搞土地国有?做梦吧!
真以为那些传统科举培养出来的官吏,会全心全意的帮他推广新政啊?!
这倒不是说传统的儒家教育不好,而是要看看之前能读得起书的孩子都是什么家庭?
起步小地主,一般富户都不一定有那个财力!
华夏九年的六月,纳木错岸边,这批孩子的另一朵花,绽放了
跟随武从文入藏的五百少年,个个都是羽林营中的最佼佼者,弓马武技、军纪战策无一不是上上之选,唯一的一个“关系户”武临安,也是凭真本事加入其中的。
五百天子营率先加速,被超越的羽林营少年丝毫没有骚动,依然保持着严整的阵型,将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