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知道别人是否理解这段剧情的含义,但是他能够理解。
魏东来收回目光。
重新看向大荧幕。
陈墨并没有注意到魏东来的目光。
他仿佛又回到了那些看不到希望的日子,独自一人坐在出租屋老旧的电视前,一遍又一遍看着《肖申克的救赎》的场景。
此刻电影正放着那段经典的对话。
在瑞德看来在肖申克毫无用处的音乐,安迪却认为在此时才是最重要的,因为音乐不会让人忘记希望,而希望却被瑞德认为是最危险的东西。
就是在这部电影中,陈墨一次次重拾希望。
并不是所有人都心存希望。
大多数人其实都更像是瑞德,身陷囹圄看不到未来,没有希望,每天都是在浑浑噩噩的过日子。
他们可能最开始并不是没有希望的,他们也曾有过梦想,有过激情澎湃的誓言,有过青春无悔的冲动。
但最后可能都被生活磨平了棱角,压垮了脊梁,扼杀了希望。
慢慢的他们告诉自己,没有希望就没有失望,不抱有期待也就不会承受期待破灭时的打击。
他们开始安于现状,开始缩着脖子过日子。
他们过起了一眼就可以看到头的日子。
陈墨觉得自己在某个时间节点,也想成为大多数人。
在已经试图努力,但仍然得不到自己期待结果的时候。
他也想把日子就随便过过算了。
当他猛然间发现,这个世界上,还有那么一小撮人。
他们即使身陷磨难,却也能望见星空,他们始终坚守着希望,也为这希望奋斗,所以他们大都是成功者,即使是没那么富有,却也是人生的赢家,因为他们的人生充满意义。
陈墨并不认为一部电影真的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但他希望一部电影可以让人们能够从中看到点什么。
看到自己的影子,或者别人的影子。
就像安迪,几年来不间断的每周寄信,最终建成了肖申克的图书馆;十九年的坚持,让他用一把小小的石锤挖通了通往自由的通道。无论是哪一件事都是大多数人不敢想象的。在绝望中寻找希望,并能坚持不懈的为之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