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建国,年仅十六岁,生活在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命运却似乎早已为他书写下悲剧的开头。他的父亲是一位退伍军人,曾在战场上英勇奋斗,后来又转业到轧钢厂担任保卫科队长,手下管着十几名保卫科人员。他做事一向公正无私,受属下拥戴,曾多次协助公安进行抓捕敌特的行动,直至那次壮烈的牺牲,让整个家庭瞬间崩塌。然而,更让人心痛的是,江母虽是家庭主妇,但生下江晴雪之后身体就落下病根。尽管父亲的工资不能算低,却难以负担她频繁的看病费用,日复一日的药物就像无形的枷锁,让这个温暖的家渐渐变得沉重而黯淡。
当江建国听到父亲牺牲的噩耗时,内心的崩溃让他无法自已。母亲的情绪更是悲痛,急促的喘息中,她的身体仿佛瞬间崩溃,最后吐出一口鲜血,直接病倒在床。短短的几天,便如秋风扫落叶,家中再无温存。江建国才明白,人生有时残酷得无法承受,一个夜晚,他失去了双亲,孤独顿时将他包围。在这场突如其来的变故中,留下的仅有三百多元的存款,以及年幼的弟弟和妹妹。街道办的王主任看江父是为国捐躯,江家又已经没有大人处理这些事情,因此江家父母丧事由街道办出面办理,费用也是街道办承担的。
在前几天院子里的三位大爷以为贾家捐款的名义开全院大会。彼时的江建国坐在一旁,面露烦恼之色。作为院子里的老实孩子,几乎不与人争执的他,此时却被迫卷入了这场舆论的风暴中。当轮到他捐款时,他拿出一元钱,却被贾张氏以嫌少而一通训斥,周围流露出的目光让他倍感压力。最后,在众人的目光注视下,他忍痛将自己仅有的零用钱加在一起,只好拿出了四元,凑够五元。尽管如此,他仍旧挨了贾张氏的无理辱骂。一些邻居心中不平,想为江建国打抱不平,但在贾张氏的威势和身旁虎视眈眈的傻柱面前,他们都选择了沉默。易中海作为厂里的佼佼者,凭借他那一手高明的道德绑架和自己在厂子里的地位,让人们难以发声。贾张氏本就是个得理不饶人、无理辩三分的角色,更是令得现场无人敢于发声。
然而,江建国的身上依然藏着一些别人心心念念的东西。他父亲留下的工位和家中的三间房子,像是一块肥肉引得贾家和易中海虎视眈眈。江父因公殉职,留下了轧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