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惇选择赵似的理由是,赵似是哲宗的同母弟弟,血缘关系上来说,这俩人之间是最近的,也是最接近嫡系血脉的继承者。】
【端王赵佶并不是一个好人选,毕竟谁都知道,端王这个人,你让他玩,或者是弄点笔墨丹青,那端王在众位皇子中理所应当的稳居首位,但是执政那是另一回事。】
【章惇说出了自己对端王赵佶的评价:“端王轻佻,不可以君天下。”】
【但是血脉这种事是站不住脚的,所以向太后和章惇等人僵持住了。】
【事情很快便偏向了向太后,首先赵佶的年龄足够,其次,曾布、蔡卞、许将等人都选择了支持向太后。】
【章惇孤立无援了。】
【这几个人,唉,怎么说呢,也不算是奸臣,但是一提起大宋,大家就应该知道大宋最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党争。】
【后来甚至发展到了双方有一点摩擦,都有可能站到截然不同的立场上,曾布和蔡卞都跟章惇有过节,他们自然不愿意再看到章惇执掌大权。】
【他们选择端王也出于同样的理由,赵佶是个比较好控制的皇帝!】
【就这样,喜爱笔墨书画的赵佶走马上任,成为了大宋新一任的天子。】
{大宋的党争真的没得说!}
{大宋可是一个个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朝代,文人的权力实在是太大了!}
{宋哲宗死的时候就没留下个遗诏之类的吗?死的这么仓促?}
{楼上你这个仓促有点笑到我了,但是你还真别说,赵煦怎么搞的,自己身体不好还不赶紧想个办法确定好继承人?}
{就是,就连宋仁宗都还有宋英宗这个备选呢!}
{赵煦可能没想到自己死的这么早吧?}
{康熙死的时候连遗诏都没有,雍正还不是顺顺利利的上位了?把章惇叫进宫说句话的事啊!}
{雍正上位不能说顺利吧?笑哭jpg}
{那也比在这争来争去的强啊!上任皇帝的旨意才是下任皇帝登基的最佳凭证!}
【哲宗当时是没有留下遗诏的,当时哲宗年纪尚轻,虽然身体不怎么好,但估计怎么都没想到自己会死的这么快。